05/08/2025 13:38

《中國要聞》國安部:數據污染衝擊安全防線,警惕「數據投毒」

  《經濟通通訊社5日專訊》國家安全部今天發布安全提示文章,表示人工智能的訓練數據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其中不乏虛假信息、虛構內容和偏見性觀點,造成數據源污染,給人工智能安全帶來新的挑戰。 *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礎 數據污染衝擊安全防線*   文章介紹,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數據,其中數據是訓練AI模型的基礎要素,也是AI應用的核心資源。數據一旦受到污染,可能導致模型決策失誤甚至AI系統失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投放有害內容。通過篡改、虛構和重復等「數據投毒」行為產生的污染數據,將干擾模型在訓練階段的參數調整,削弱模型性能、降低其准確性,甚至誘發有害輸出。   研究顯示:訓練數據有0﹒01%的虛假文本時,模型輸出的有害內容會增加11﹒2%;即使是0﹒001%的虛假文本,其有害輸出也會相應上升7﹒2%,造成遞歸污染。受到數據污染的人工智能生成的虛假內容,可能成為後續模型訓練的數據源,形成具有延續性的「污染遺留效應」。    數據污染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現實風險。在金融領域,不法分子利用AI炮制虛假信息,造成數據污染,可能引發股價異常波動,構成新型市場操縱風險;在公共安全領域,數據污染容易擾動公眾認知、誤導社會輿論,誘發社會恐慌情緒;在醫療健康領域,數據污染可能致使模型生成錯誤診療建議,不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也加劇偽科學的傳播。 *加強監管和立法 清洗修復受污數據*    文章指出,要加強源頭監管,防範污染生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建立AI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從根本上防範污染數據的產生,助力有效防範AI數據安全威脅。   其次,要加強對人工智能數據安全風險的整體評估,確保數據在採集、存儲、傳輸、使用、交換和備份等全生命周期環節安全。同步加快構建人工智能安全風險分類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數據安全綜合保障能力。   此外,要定期依據法規標準清洗修復受污數據。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制定數據清洗的具體規則。逐步構建模塊化、可監測、可擴展的數據治理框架,實現持續管理與質量把控。(wn)

【你點睇?】特朗普派兩艘核潛艇靠近俄邊界,你認為會否拖慢俄烏停火進程?► 立即投票

A股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