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6/09/2025 10:19

《與聯共策-鄒建雄》以防禦性策略應對波動股市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2025年第二季全球股市觸及歷史新高,但4月因特朗普加劇貿易摩擦暴跌,後因關稅暫停90天反彈;6月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加劇地緣風險,中東衝突致油價飆升。

事實要點:
▷ 全球股市2025年Q2末觸歷史新高(原文最高數據)
▷ 美6/22轟炸伊朗核設施(唯一日期事件)
▷ 4月貿易摩擦致股市暴跌後反彈(關稅暫停90天)
▷ 中東衝突致油價暫時飆升(6月以伊衝突)
▷ 美政策涉移民/高教/科研資金(原文明確領域)

(註:原文未提具體油價漲幅/指數數值,故未列)
  今年的市場波動加強了投資者在應對跌市、分散投資和應對不可預測政策變化等主題上的重要教訓。

  在過去波動的六個月,股市投資者面臨了不同干擾、政策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回顧上半年的教訓有助準備應對可能在未來數個季度再次出現的波動。

  全球股市在第二季度末觸及歷史新高,經歷了一段非常顛簸的旅程。在特朗普加劇貿易摩擦後,股市在4月初暴跌,令盈利和增長前景出現不確定性,然而及後宣布大部分關稅暫停90天後,股市急劇反彈。

  美國政策變化涉及移民、高等教育和科學資金等問題,並引發了全球對美國例外主義前景的辯論。結束俄烏衝突徒勞無功後,隨著6月以色列及伊朗的衝突引發油價暫時飆升,中東爆發重大衝突。美國在6月22日轟炸伊朗核設施,成為潛在戲劇性地緣政治後果的歷史事件,並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防禦策略幫助保持信心*

  市場集中、貿易摩擦和波動性可能使投資者難以堅持長期投資。防禦性股市配置可以幫助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保持信心。

  通過一致的防禦性分散投資策略,投資者可以部署相對免疫於關稅的企業,以及捕捉AI創新但風險低於昂貴巨型股票的技術企業。積極尋求以紀律方式理解市場動態風險的投資組合可以幫助減少跌市中的損失,並在市場復甦時尋求最高的收益。在下跌過程中抑制損失有助於對抗在錯誤時機離場的本能,並增強信心並保持投資,以捕捉最終的復甦。

  總括而言,我們建議投資者把視野牢牢地集中在長期結果上。衝動地對混亂的新聞和反覆無常的市場動態作出反應不會幫助解決在高通脹和低預期回報的世界的投資挑戰。不論是個人投資目標還是盈利展望,對短期主義的最佳解決方法是擁有一致的前瞻性展望,並延伸三至五年,穿越信息迷霧。《聯博中國香港零售業務董事總經理 鄒建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英澳加葡承認巴勒斯坦國,你是否認同這些國家的做法?►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