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25 18:07
《創富理財-梁啟棠》避免不必要風險
市場引頸期盼的減息循環,終於迎來曙光。隨著10月減息的可能性已達九成,市場情緒大為提振。儘管2025年第四季美國經濟預計將持續放緩,但先前令人頭痛的中美貿易戰緊張局勢似乎有所緩解,市場傳出雙方已達成初步共識,讓這場「關稅風暴」暫時平息。雖然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放水程度仍待觀察,且美股在近期波動後仍有修正可能,但最壞的情況似乎正漸漸消退。在局勢轉趨明朗的此刻,投資組合雖仍需謹慎,但或許已可開始思考如何「在風險中尋找機遇」,而非僅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減息非萬能丹,企業盈利現隱憂*
儘管減息預期為市場打入強心針,但真正的考驗--企業盈利增長,恐怕才是更棘手的問題。細察2025年第二季的企業獲利表現,便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企業的利潤增長,主要竟是依賴降低成本,而非強勁的營收增長所驅動。這在營業利潤率與每股營收增長之間,劃出了一道「前所未見的背離」。這種省出來的利潤,恐怕難以為繼。展望未來,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正伴隨著預估獲利淨下修比率的提高,調查數據的明顯下行,也支持了美股獲利將進一步下修的預期。此時,若還將希望完全寄託於減息,恐怕是過度樂觀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減息從來不是股市的萬能藥,特別是當減息是為了應對景氣下行,通常不足以立即為股市托底,甚至在減息期間,股市的風險貼水(Equity Risk Premium)反而常常因此提高。
*債市聚焦防禦,歐日股市現曙光*
在這波濤洶湧的市場中,投資組合的壓艙石顯得尤為重要。固定收益配置上,顯然應聚焦防禦性的投資級債券,特別是公用事業、銀行、保險與工業等穩健型選手。雖然中期美國國債是個選項,但也要提防貿易戰這隻黑天鵝隨時重新引發通脹預期,對孳息率曲線的短端與長端均構成壓力。目光轉向股票,當華爾街面臨修正風險時,歐洲大陸似乎正迎來「文藝復興」。憑藉著更深度的金融整合、改善的財政體質,以及銀行體系脫胎換骨(資本適足率甚至超越美國),歐洲的經濟與獲利預估正持續上修。同樣上演逆襲故事的還有日本,儘管政壇短期或有紛擾,但「再通脹交易」的主旋律未改,銀行與內需股仍是長期核心配置的首選。
*中港估值窪地,尋找結構真價值*
那麼,投資者最關心的中港市場呢?在經歷大幅上漲後,市場雖進入整固階段,但若拉長時間維度,恒生指數相對標普500的表現,幾乎已跌至歷史低位。這究竟是「價值陷阱」還是「黃金窪地」?考量到中國流動性持續寬鬆,且估值相對美國仍具明顯折價,答案或許偏向後者,上升趨勢有望延續。
總而言之,2025年第四季的投資布局,已非單純的「衝衝衝」,而是更考驗「De-Risking(去風險)」的智慧。在避免不必要風險的同時,投資者應一手緊握防禦性資產作為安全墊,另一手則在歐洲、日本乃至估值偏低的中港市場,耐心尋找結構性的真價值。畢竟,在這場變局中,笑到最後的,往往不是最瘋狂的,而是最理性的。《KGI凱基首席投資總監 梁啟棠》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減息非萬能丹,企業盈利現隱憂*
儘管減息預期為市場打入強心針,但真正的考驗--企業盈利增長,恐怕才是更棘手的問題。細察2025年第二季的企業獲利表現,便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企業的利潤增長,主要竟是依賴降低成本,而非強勁的營收增長所驅動。這在營業利潤率與每股營收增長之間,劃出了一道「前所未見的背離」。這種省出來的利潤,恐怕難以為繼。展望未來,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正伴隨著預估獲利淨下修比率的提高,調查數據的明顯下行,也支持了美股獲利將進一步下修的預期。此時,若還將希望完全寄託於減息,恐怕是過度樂觀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減息從來不是股市的萬能藥,特別是當減息是為了應對景氣下行,通常不足以立即為股市托底,甚至在減息期間,股市的風險貼水(Equity Risk Premium)反而常常因此提高。
*債市聚焦防禦,歐日股市現曙光*
在這波濤洶湧的市場中,投資組合的壓艙石顯得尤為重要。固定收益配置上,顯然應聚焦防禦性的投資級債券,特別是公用事業、銀行、保險與工業等穩健型選手。雖然中期美國國債是個選項,但也要提防貿易戰這隻黑天鵝隨時重新引發通脹預期,對孳息率曲線的短端與長端均構成壓力。目光轉向股票,當華爾街面臨修正風險時,歐洲大陸似乎正迎來「文藝復興」。憑藉著更深度的金融整合、改善的財政體質,以及銀行體系脫胎換骨(資本適足率甚至超越美國),歐洲的經濟與獲利預估正持續上修。同樣上演逆襲故事的還有日本,儘管政壇短期或有紛擾,但「再通脹交易」的主旋律未改,銀行與內需股仍是長期核心配置的首選。
*中港估值窪地,尋找結構真價值*
那麼,投資者最關心的中港市場呢?在經歷大幅上漲後,市場雖進入整固階段,但若拉長時間維度,恒生指數相對標普500的表現,幾乎已跌至歷史低位。這究竟是「價值陷阱」還是「黃金窪地」?考量到中國流動性持續寬鬆,且估值相對美國仍具明顯折價,答案或許偏向後者,上升趨勢有望延續。
總而言之,2025年第四季的投資布局,已非單純的「衝衝衝」,而是更考驗「De-Risking(去風險)」的智慧。在避免不必要風險的同時,投資者應一手緊握防禦性資產作為安全墊,另一手則在歐洲、日本乃至估值偏低的中港市場,耐心尋找結構性的真價值。畢竟,在這場變局中,笑到最後的,往往不是最瘋狂的,而是最理性的。《KGI凱基首席投資總監 梁啟棠》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交所推每周股票期權新選擇,若能新增一隻作每周股票期權標的,您會選擇哪一隻?► 立即投票
-
上一篇
《創富理財-梁啟棠》七分醉意仍要三分醒--透視全球資產狂歡派對 10/11/2025 18:08
-
下一篇
《創富理財-梁啟棠》中美關稅戰有機令通脹預期死灰復燃 14/10/2025 10:02
-
《創富理財-梁啟棠》誰都不對,但誰都沒錯 29/09/2025 18:55
-
《創富理財-梁啟棠》盛極之後,何以繼之? 16/09/2025 10:23
-
《創富理財-梁啟棠》商品界的「三隻小豬」-誰能扛過市場的波動 01/09/2025 15:50
-
《創富理財-梁啟棠》美國「股強匯弱」的啟示 04/08/2025 17:52
-
《創富理財-梁啟棠》關稅不可怕,可怕的是政策的搖擺 21/07/2025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