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9/2025 15:54

《投資觀點》巴克萊:美國對藥品加徵100%關稅,新加坡成亞洲新興區最大受害者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美國將於2025年10月1日起對品牌或專利藥品進口加徵100%關稅,新加坡因15%藥品出口依賴美國,GDP恐縮減0.5-0.8%,逾5萬就業受衝擊。

事實要點:
▷ 新加坡2024年對美藥品出口佔總出口15%
▷ 100%關稅實施後新加坡藥品出口估減30%
▷ 新加坡GDP增長或降0.5-0.8個百分點
▷ 新加坡藥品產業逾5萬就業崗位受影響
▷ 印度GDP受衝擊幅度估0.3%(低於新加坡)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一系列新的行業關稅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從10月1日起,對品牌或專利藥品進口加徵100%關稅,除非相關企業在美國境內興建藥品製造廠。對此,巴克萊銀行(Barclays)固定收益、外匯與商品研究(FICC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此舉將對新興亞洲經濟體造成顯著衝擊,其中新加坡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儘管印度作為藥品出口大國,也將面臨壓力,但其國內導向經濟結構提供了一定緩衝。報告強調,這項關稅措施雖加劇新加坡經濟壓力,但不足以促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10月政策會議上重新評估經濟走向大幅負產出缺口,從而放寬外匯政策。

*新加坡:供應鏈暴露度最高,經濟壓力迫近*

  根據巴克萊的價值附加(Value-Added,VA)暴露度分析,新加坡在新興亞洲經濟體中,對美國藥品關稅的直接與間接暴露最為嚴重。這不僅來自其對美直接出口的品牌藥品,還包括向其他經濟體供應中間產品的間接貢獻。新加坡作為亞洲轉運樞紐,其藥品產業高度依賴出口,2024年對美藥品出口佔其總出口的近15%,遠高於區域平均水平。報告估計,若100%關稅全面實施,新加坡的藥品相關出口將縮減30%以上,進而拖累GDP增長0.5至0.8個百分點。

  新加坡的經濟結構加劇了這一脆弱性。該國高度開放的貿易環境,使其對全球供應鏈波動極為敏感。巴克萊亞洲經濟學家指出,新加坡的藥品製造業多為跨國企業(如輝瑞、諾華等)在當地的亞洲總部或生產基地,這些企業若被迫轉移生產至美國,將導致當地就業流失與投資外流。預計受影響的就業崗位超過5萬個,佔藥品產業勞動力的20%。此外,新加坡的通脹壓力本已低迷,此關稅可能進一步壓低進口成本,但同時削弱出口收入,導致經濟成長放緩。

  儘管如此,報告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應對持謹慎態度。MAS以管理新加坡元匯率為主要貨幣政策工具,而非傳統利率調整。巴克萊認為,雖然關稅將加劇負產出缺口(預計2025年達-1.2%),但這不足以讓MAS在10月會議上大幅放寬外匯政策。原因在於新加坡的財政緩衝充足,失業率維持在2.5%低位,且政府已預留500億新元刺激計劃。此外,MAS可能觀望特朗普政策的實際執行細節,例如「興建工廠」豁免條件的認定標準。若豁免門檻過高,則新加坡企業轉移成本將居高不下;反之,若寬鬆,則可緩解部分壓力。

*印度:國內導向緩衝,暴露度相對有限*

  相較之下,印度作為全球仿製藥大國,對此關稅的暴露度明顯較低。報告提及,印度藥品出口對美佔比雖高(2024年達25%),但其經濟高度國內導向,內需市場龐大(佔GDP的70%),提供天然緩衝。印度藥品產業以低成本仿製藥為主,品牌或專利藥品僅佔出口的15%,特朗普政策的針對性可能進一步降低其影響。報告估計,印度GDP受衝擊幅度僅0.3個百分點,遠低於新加坡。

  而印度政府已迅速反應,商務部表示將與美國談判豁免,並加速本土化生產。印度藥品出口協會(Pharmexcil)預測,若關稅生效,印度企業將轉向歐盟與中東市場,彌補對美損失。巴克萊分析師指出,印度的人口紅利與低勞動成本,使其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具競爭優勢。長期來看,此關稅或許反而加速印度藥品產業的「中國+1」轉移,吸引更多投資流入。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環富通》、編者及作者無涉。
《環富通基金頻道26日專訊》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

基金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