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國債 | 黃俊碩:完善人幣債券收益率曲線,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金碩良言》香港金管局日前宣布國家財政部將於本月中在香港發行總值125億元的人民幣國債,當中包括分別增發40億元的2年期人民幣國債(2027年到期)、40億元的3年期人民幣國債(2028年到期)、30億元的5年期人民幣國債(2030年到期),以及15億元的15年期人民幣國債(2040年到期);增發的2年期、3年期及5年期人民幣國債,由金管局旗下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簡稱CMU系統)發行,年利率分別為1.64%、1.65%和1.7%,而15年期人民幣國債在透過CMU系統進行投標後,定出年利率為2.1%;整批125億元人民幣國債超額認購3.07倍。
今次國家財政部在香港發行新一輪的離岸人民幣國債,一方面顯示出國家對香港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信心,而新增設的15年期人民幣國債,更有助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為私營界別發行人民幣債券提供定價參考基準,甚至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目前美國利率正處於較高水平,其中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高達4.34%,而人民幣10年期國債利率則為1.66%,人民幣的利率低過美元超過2.5%。按照傳統的經濟學概念,中美之間存在巨大的利差,人民幣會出現明顯的貶值及資金流出,不過隨著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以及在國際經貿關係中處於優勢,離岸人民幣的匯率雖然有所波動,但並未出現大量資金外流。而離岸人民幣國債亦廣受國際投資者歡迎,其中今年2月國家財政部在港發行的125億元離岸人民幣國債,獲得接近三倍超額認購。
離岸人民幣國債廣受國際投資者歡迎 (Shutterstock)
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存在一定的信心及需求,再加上人民幣利率遠低於美元,有條件推動海內外企業及機構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利用人民幣利率偏低的優勢滿足融資需求,增加離岸人民幣的使用量,從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不過,過去的離岸人民幣國債主要偏向較短期,未能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令私營機構欠缺制定離岸人民幣債券的關鍵參考價。
隨著國家財政部去年在香港發行30年期離岸人民幣國債,再加上今年發行的15年期離岸人民幣國債,令在港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國債涵蓋2年、3年、5年、15年及30年期,成功構建短、中、長期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為私營市場發行不同年期離岸人民幣債券提供制定價格的關鍵參考價,有助降低融資成本及提升市場透明度。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國債作為低風險的優質金融信用資產,今次新增的15年中、長期離岸人民幣國債能夠滿足國際機構投資者長遠投資配置的需求。而離岸人民幣國債作為一種極其可靠的抵押品,能夠為市場提供高信用抵押品(如用於回購或衍生品交易),從而盤活存量債券持倉,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例如2024年香港人民幣RTGS(香港人民幣結算所自動轉帳系統)清算額達72.5萬億元,新增發的國債作為抵押品,將進一步增強市場穩定性。
截至2024年7月,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高達1.19萬億元。隨著國家財政部在港新增設15年期離岸人民幣國債,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將為在港離岸人民幣提供更多投資及使用場景,加速推動離岸人民幣由貿易結算貨幣轉型至投資貨幣,為人民幣國際化踏出重要及關鍵的一步。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 黃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