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強專訪 | 中美「開弓沒有回頭箭」,人幣拒兌美元大貶(有片)
中國外交部《不跪》視頻,「挺直脊樑破霸權壁壘」話音猶在,特朗普仍押注「中國將自行消化(eat)145%關稅」。全球第一、第二經濟體「硬撼」終局如何?奧陸資本總裁兼首席投資官蔡金強接受專訪時表示,中美均「開弓沒有回頭箭」--華盛頓決心重整世界秩序,是來要命的;北京毫無妥協餘地,「肯定要跟他幹」。此伴隨是未來「痛苦」的10年或20年,惟自己對中國充滿信心。
痛苦加劇,考驗耐摩擦力
他指出,demand side(需求端)的美國,supply side(供應端)的中國,原本是一對平衡組合。但當中美在特朗普1.0、拜登時代進入「離婚」第一階段,中方已面臨通縮、就業、增長不振,美方則面臨通脹、債務。
眼下隨著特朗普2.0進入「離婚」第二階段,雙方的問題都勢更嚴重。預計美國通脹5月底至三季度末必定捲土重來,而中國通縮肯定會進一步加劇,「所以就是看誰的耐摩擦力更強」。
人幣兌日圓、歐元走低促出口
眼見美匯指數(DXY)跌穿100大關,未來人民幣走勢將如何?蔡金強指,第一輪貿易戰時,中國並未下定決心跟美國「離婚」,當時的定調是,「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任何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繼而有中美多輪談判。
「當你第一次離婚不成,到第二次再有人提出時,雙方就會默默做大量準備。」中國2019年起通過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約11%),對沖大部分關稅的做法,面對現時145%的關稅已不再適用。
不過,人民幣兌美元保持穩定(離岸價在4月29日近收復關稅戰以來全部失地),兌日圓、歐元、東南亞等貨幣卻齊走低,意在將原本銷往美國的貨品,部分轉至歐盟、亞洲、拉丁美洲。
中央愛惜子彈、托而不舉
中央政治局上周首提「四穩」,但房地產政策再次令市場失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亦欠細節。蔡金強認為,站在中央的角度,今次不是關於三五年或特朗普四年任期的鬥爭,而是可能延續20年,因此採取愛惜子彈、托而不舉策略。
儘管未來的長期痛苦無法避免,但他反問,相比上兩輩人經歷的日本侵華、韓戰、文革等,現在沒什麼好沮喪的,重要的是,對自己國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