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 擬提升印度iPhone產量兼績後遭降級,相關概念股下挫未宜沾手?
蘋果(AAPL.US)日前公布季績,其中大中華區收入按年跌2.3%,差過預期,蘋果行政總裁庫克又預期關稅會使第三季的成本增加9億美元,並提到計劃提升印度的iPhone生產比例,逐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蘋果績後更遭至少兩家機構下調評級,主要是擔憂關稅影響壓低盈利預期。另外,蘋果計劃調整新款iPhone的發售節奏,從過去初階與高階版本同步於秋季亮相,改為2026年先推出高階機型,平價版則延至2027年上市。蘋果概念股今早(6日)普遍逆市下跌,其中舜宇光學(02382)最多跌逾4%,瑞聲科技(02018)最多插逾半成,難道仍未到吸納時候?
(Shutterstock)
蘋果擬今年採購逾190億塊美國晶片 提升印度iPhone生產比例
蘋果行政總裁庫克日前公布季績後表示,公司計劃在今年從美國採購超過190億塊晶片,作為全球供應鏈轉型的一部分,以逐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提升印度的iPhone生產比例。
庫克稱,蘋果將更加依賴台積電,在關稅戰下,未來將在印度生產絕大多數運往美國的iPhone,並減少來自中國的產量。不過,他未有直面回應關稅如何影響蘋果業務的問題,僅稱要預測6月以後的情況是非常困難。
蘋果季績超預期惟大中華收入跌逾2% 關稅料使季度成本增9億美元
值得一提,蘋果2025財年第二季(1至3月)營收達954億美元,按年增5%,超出市場預期的946.6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利為1.65美元,較去年同期增8%,同樣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63美元。然而,大中華區收入僅錄得160億美元,按年跌2.3%,低於市場預期的170億美元,另庫克預期關稅會使第三季的成本增加9億美元。
庫克表示,目前供應美國市場的iPhone已經有大約一半來自印度,而供應美國市場的大多數其他產品,例如iPad等則來自越南,因為越南的關稅比中國低。至於在其他國家銷售的絕大多數產品,仍然是在中國生產。
傳蘋果擬調整iPhone發布節奏 明年先推高階機平價版延至後年
另外,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蘋果計劃在今年稍後時間推出5.5毫米超薄的新款iPhone,並從2026年起把iPhone的發布時間錯開,形成秋季和春季交替發布的模式,價格更高的機型將率先推出。一旦如此,到2026年蘋果或只有旗艦版的Pro系列機型會推出,但也有可能會同時推出其首款折疊屏iPhone,標準版iPhone 18或推遲到2027年春季發布。
蘋果希望藉此提振近年停滯的iPhone買氣。iPhone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貢獻超過半數營收,但這項策略也存在風險。以傳聞中的極輕薄iPhone為例,該機型的電池續航表現較差,且蘋果製造夥伴僅分配約10%的產能予此機種。相比之下,iPhone 17 Pro Max約佔產能40%,iPhone 17 Pro與標準版iPhone 17則分別佔25%。
蘋果績後遭兩家機構下調評級 憂關稅影響壓低盈利預期
蘋果績後遭至少兩家機構下調評級,傑富瑞(Jefferies)將其評級下調至「跑輸大盤」,其分析師Edison Lee寫道,雖然蘋果業績符合預期,但關稅的影響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擴大,進一步壓低企業盈利預期。另外,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師Barton Crockett將蘋果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Barton Crockett指,蘋果是一家運營良好的公司,增長尚可但趨於乏力,亟需一款令人振奮的新產品來重振增長,同時其估值偏高,且所處的關稅與監管環境波動不定。財報凸顯蘋果在供應鏈技能方面表現出色,iPhone的市場需求也好於許多人的擔憂,不過若要股價表現好於當前水平,需要出現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iPhone銷售強勁加速,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一預期正逐漸減弱。
蘋果評級的下調凸顯出相較於其他超大盤股,華爾街對蘋果的態度相對謹慎。在彭博追蹤的分析師中,只有不到60%建議買入該股,這一比例低於其他超大盤股。傑富瑞下調評級後,蘋果共被四家機構給予「賣出」或相當評級。
另光大證券表示,目前市場對蘋果主要關注幾方面:關稅壓力和傳導機制;AI功能迭代延期與市場表現;服務業務能否維持穩健。考慮到全球宏觀經濟逆風對蘋果負面影響、關稅對於硬體成本與公司業績的壓力、大中華地區的激烈競爭、AI功能落地滯後影響換機需求,下調蘋果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
郭家耀:蘋果不明朗因素多 相關概念股估值仍高不值博
(郭家耀 facebook截圖)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指,蘋果目前面對較多不明朗因素,首先大中華消費者對蘋果熱切度沒以前那麼高,因有很多不同機款選擇,尤其內地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相當追捧,甚至在海外Android即蘋果系統以外的手機也愈來愈受歡迎,尤其內地國產品牌,都會對蘋果構成威脅。其次,現時見到蘋果要對供應鏈作重新整合,可能會減少於內地組裝的活動,變相會影響其協作廠商訂單表現。上述兩點都對蘋果概念股的盈利前景構成不利,雖然事態發展可能變化頗大,可能去到很極端,也可能出現轉機,但始終現時不確定性很高,博反彈值博率不高,尤其它們的估值水平自去年經過一波反彈後已回升不少。
郭家耀又指,關稅對蘋果也有影響,一方面蘋果要使一大筆錢於美國本土設廠,另方面要重新部署供應鏈,成本因而上升多少及能否轉嫁消費者難料,蘋果同時又面對其他廠商競爭,相信會影響其往後幾季業績,舜宇及瑞聲等相關概念股暫只宜觀望。
蘋果概念股今早普遍下跌,舜宇半日跌3.83%收報65.25元,瑞聲跌3.68%報36.65元,比亞迪電子(00285)跌1.04%報33.25元,高偉電子(01415)跌6.68%報21.65元,丘鈦科技(01478)跌0.45%報6.69元,鴻騰(06088)跌3.33%報2.03元。
(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重溫《開市Good Morning》黃瑋傑分析,請按此
其他蘋概股相關新聞:
《異動股》蘋概股普跌舜宇挫4%,蘋果稱將提升印度生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