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3,549
  • +682
  •  大市成交 3,224億
  • 期指(夜)
  • 23,403
  • +3
  • 低水146
  • 國指
  • 8,559
  • +250
  • 紅籌
  • 3,859
  • +76
  • 科指
  • 5,447
  • +267
  • 上證
  • 3,369
  • +27
  •  成交 5,221億
12/05/2025 16:30

小米陷虛假宣傳風波逆市下挫,仍獲券商力撐可趁回調吸納?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小米(01810)電動車近期風波不斷,繼3月底有3名女大生撞車後被燒死,近日又傳出旗下SU7 Ultra涉虛假宣傳,其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指僅有裝飾功能,完全沒有官宣的散熱或提升汽車下壓力功能,雖然小米為此公開道歉,並提出補償方案,不過不少車主仍堅持退貨,目前已超過300人加入維權群組。雖然今日港股受中美大幅互降關稅刺激急升,但小米仍要逆市下跌。惟值得一提,小米將於5月27日公布首季業績,近日獲多家券商輪番唱好,或仍可趁股價回調吸納。 *SU7 Ultra被指涉虛假宣傳,逾300車主加入維權群組要求退車*   小米旗下高端車型SU7 Ultra被指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涉虛假宣傳,內地《第一財經》報道,有準車主建立維權群組,有超過300人加入,要求無損退車。一名準車主指,今年2月訂購SU7 Ultra,並以4﹒2萬元人民幣加裝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但4月底有車主提車後拆解,發現艙蓋打開後,裏面沒有東西,蓋子上有兩個孔,而原先的前備廂框被拿掉,換成一個蓋板,下方有一個塑料支架,塑料支架下面的結構和普通版幾乎一樣,根本沒有官宣的散熱或提升汽車下壓力的功能。   小米5月7日晚上指,對於之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深表歉意,對於未交付的訂單,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對於已提車和在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鎖單用戶,將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有準車主不滿意官方回應,認為改配普通機蓋要重新排隊,另外,2萬積分價值約2000元人民幣,與選裝價格相比差距較大。   車主們又發現,小米汽車近期在SU7 Ultra上推送的1﹒7﹒0版本更新也存在問題。新版本中增加了一個「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要求用戶通過刷賽道成績來解鎖車輛性能。這一做法引發了車主們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這侵犯了自己的選擇權,並削弱了產品的價值。小米汽車再次作出回應,表示已暫停了相關推送,並將在下個版本更新中解決問題,同時透露已開始推進新版本的開發和測試,預計用時4至8周。 *雷軍:過去個多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時間,思考後正恢復狀態*   小米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日前在微博上發文指,過去一個多月,是他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亦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但外界對他的關心和支持給予他莫大信心,狀態開始逐步恢復。他指,過去這幾年一直很忙,這段時間反而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確實有一些收穫。   早前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小米推遲其首款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的上市計劃,小米YU7不會按原定的6月或7月上市,新的上市時間尚未確定,並取消了原定在上海車展舉行的YU7發布活動,但小米方面其後否認有關消息。 *滙豐研究:料首季業績穩健,升目標價至73﹒5元*   滙豐環球研究近日發表研報,預計小米2025年第一季業績穩健,料純利將達到10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39%,主要受惠於物聯網收入按年增約50%、電動車銷售強勁,以及各業務利潤率提高,預計其物聯網及電動車的毛利率將分別按季升至今年首季的23%及21﹒4%。公司的定價潛力尚未完全體現,上調2025年、2026年和2027年的純利預測7%、4% 和4%,目標價由70﹒4元升至73﹒5元,維持「買入」評級。   摩通亦預期小米今年首季盈利強勁增長,主要受到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和電動車的強勁勢頸,以及嚴格控制營運開支所帶動。料期內經調整純利按年升51%至98億元人民幣。展望未來,物聯網勢頭仍保持強勁,而電動車交付量有望按預期達至35萬輛以上。隨著新車型YU7的加快推出,預計下半年交付量將進一步增長。另料智能手機的毛利率將於下半年收縮,因零件成本開始回升,而互聯網服務則仍然可能是增長最慢的領域。   摩通輕微上調對小米預測,以反映首季業績有望更佳,以及早前配股帶來的股權攤薄影響,並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60元。摩通認為小米目前股價合理,並預期股價將區間波動,因大部分的正面催化劑已於年初股價強勁上漲後被消化。如果股價重回40元至43元左右,或電動車動力明顯加強,則該行或會重訪該股。 *大摩:各項業務市佔持續擴大下可實現增長,升目標價至62元*   摩根士丹利稱,隨著小米SU7 Ultra推出已為其豪華汽車之旅揭開序幕,又因小米電動車及智能手機+AIoT+網際網路部門成為集團的雙重增長引擎,預計集團2030年總收入規模或超100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超1000億元人民幣。若是如此,小米市值將達2﹒5萬億元人民幣,與主要同業比亞迪(01211)、特斯拉和蘋果不相上下。相信在接下來的十年,小米電動車的成功可能會加速其品牌資產的提升,並看到其在高端或奢侈品領域逐漸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集團產品組合、平均售價和利潤率存在上行風險,並將基準情境下的企業價值估計從2040億元人民幣上調至4970億元人民幣。   大摩指,儘管小米近期股價波動,相信其智能手機+AIoT+網際網路和電動車業務在市場份額持續擴大下可實現增長,其股價有可能在2030年前突破100元,因此上調集團目標價38%,由45元升至62元,維持「增持」評級。大摩同時上調其汽車2025至2026年銷量、平均售價(ASP)和毛利率預測,2025年銷量預測提高至37萬輛,2026年提高至75萬輛,毛利率分別提升至20﹒7%和22﹒2%。2024至2026年累計電動車毛利由481億元人民幣增至676億元人民幣。預測三大傳統業務部門總收入將從2024年的3330億元人民幣增至2027年4510億元人民幣,2030年6000億元人民幣。利潤將從2024年的334億元人民幣增至2027年410億元人民幣,並進一步增至2030年的700億元人民幣。 *溫傑:小米汽車意外不會有長線影響,惟50元以上估值貴要小心*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於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指,有關小米汽車的負面聲音非近一兩日出現,雖然意外有一單都嫌多,但相信不會對股票有太長線影響。其實小米「樣樣都好」,既受惠「以舊換新」政策,又將今年汽車交付目標由30萬架調升至35萬架,下半年汽車銷售一般會較好,以現時趨勢來看應能達標,不用有太大懷疑,反而最大問題是之前股價升至58、59元估值貴,估值貴就容易出問題,股價無端端再升至50元後,市盈率達50倍的確不便宜。   不過,溫傑指,中芯(00981)雖和小米一樣,都是由20元升至50幾元,之後跌至37元,再升至45元,但寧買小米也不買中芯。雖然以現時市況買一隻50倍市盈率的股票有風險,小米現價有些波動亦屬正常,惟總比歷史市盈率高達90幾倍的中芯值博。總之,小米基本面沒問題,但要留意估值或股價,在50元以上要小心。   小米今日跌1﹒46%收報50﹒6元,最多跌5﹒74%至48﹒4元,成交178﹒21億元。其他科技股卻普遍急升,騰訊(00700)升4﹒63%報517﹒5元,阿里巴巴(09988)升6﹒15%報131﹒2元,京東(09618)升6﹒39%報139﹒9元,快手(01024)升6﹒15%報55﹒2元,百度(09888)升5﹒03%報88﹒8元,網易(09999)升3﹒18%報168﹒9元,美團(03690)升2﹒48%報144﹒5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說說心理話》「星二代」有甚麼壓力?姜大衛兒子姜卓文參加《造星》:雖然輸了比賽,但卻得到很多!分享如何學會面對問題及成長► 即睇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12/05/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