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2,692
  • +29
  •  大市成交 2,401億
  • 期指(夜)
  • 22,466
  • -128
  • 低水226
  • 國指
  • 8,242
  • -19
  • 紅籌
  • 3,793
  • +4
  • 科指
  • 5,200
  • -39
  • 上證
  • 3,343
  • +27
  •  成交 5,952億
06/05/2025 15:45

《券商精點》建銀國際料小米首季業績超預期,評級優於大市

  《經濟通通訊社6日專訊》建銀國際研究報告指出,預期小米(01810)第一季業績將會超越市場預期,收入料按年大增43%至1082億元人民幣,主要受各業務板塊增長推動,其中物聯網產品表現尤為突出。該行予小米「優於大市」評級,目標價65元。   該行預測,小米第一季智能手機、物聯網、互聯網服務收入將按年分別增長7%、51%、12%;電動車業務收入料達182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受SU7系列訂單推動。淨利潤層面,預測第一季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淨利潤約91億元,按年增40%,其中核心業務貢獻約92億元盈利,電動車業務錄得約1﹒06億元淨虧損。   智能手機業務方面,該行指出,儘管小米海外銷售疲軟且多數市場承壓,但公司在均價較高的中國市場實現強勁增長,帶動整體平均售價按年提升4%。隨著成本壓力緩解,預測第一季毛利率將微升至12﹒2%。2025全年,公司目標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突破1﹒8億台,意味市佔率持續擴張。該行預測2025及2026財年出貨量將增長7%及10%。   物聯網業務方面,該行預計小米第一季物聯網收入將實現51%按年上升,主要受平板、穿戴裝置與大型家電驅動,毛利率料維持20﹒7%高位。憑藉全球布局深化,預期2025財年物聯網市佔率將持續提升,預測該業務2025財年以及2026財年增速達20%及14%。互聯網服務方面,預裝服務帶動廣告收入增長,預計第一季按年增12%,2025及2026財年維持6%穩健增速。   電動車業務方面,該行預計第一季SU7交付量約7﹒6萬台,按季增長9%。Ultra版提價效應部分被標準版銷售佔比提升抵銷,預估按季均價持平於23﹒4萬元,帶動季度收入達182億元。同時,電動車業務虧損持續減少,預計季度淨虧損縮窄至約1﹒06億元。公司2025財年電動車交付目標35萬台。該行預測2025財年以及2026財年電動車交付量將達35萬及43萬台。(kl)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你點睇?】特朗普宣布向全部海外製作電影徵收100%關稅,指可重振美國電影業,你認為措施能否起到幫助?► 立即投票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07/05/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關稅戰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