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4/2025 10:26
《券商精點》東亞證券料小米汽車業務今年虧轉盈,目標價58元
《經濟通通訊社30日專訊》東亞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小米(01810)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料今年虧轉盈,為股價重要催化劑。該行予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58元。 報告指出,小米的智能電動汽車SU 7系列自2024年3月正式發布後,銷售反應持續熱烈。截至今年4月,SU 7系列的累計訂單量達近45萬輛。而小米SU 7標準版早前曾出現致命交通意外,相關意外或涉及其智駕系統,惹來市場關注。該行預期監管當局有機會加強智能駕駛的監管法規,或會對SU 7標準版的銷售帶來短期影響。 *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毛利率有望維持20%以上* 該行預期,小米最快在今年6、7月推出的SUV車型YU 7系列可望在承接SU 7品牌效應、「人車家全生態」策略和持續拓展的汽車銷售網絡等因素支持下,繼續獲得市場追捧。此外,特斯拉的Model Y在中國內地屬暢銷車型,作為Model Y對標產品的YU 7,若定價較Model Y更具競爭力,有望成為另一爆款車型。 另外,小米在北京通州的二期工廠完成規劃驗收,預計在7至8月正式投產,能令小米的汽車額定年產能增加到至少30萬輛,若以「雙班模式」運作,產能更有望高達60萬輛。該行相信,隨著新廠房落成,小米的汽車交付期有望縮減,有助進一步刺激需求。東亞估計,其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最快可於今年錄得經調整淨利,毛利率有望維持在20%以上的水平。 *關稅對小米智能手機銷售影響有限* 該行指出,高端化趨勢有利小米智能手機市佔率增加。該行對小米今年在內地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具有信心,但最終能否達成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8億部的全年目標,則要視乎關稅對海外市場的影響。 美國對中國商品實施高達145%的關稅,但由於小米的智能手機等主要業務尚未進入當地市場,故關稅對小米的直接影響有限。至於關稅有機會引發全球經濟放緩及消費力下降的間接影響,料仍屬可控。該行相信,中國內地擴內需政策預期會更傾斜於國產替代產品,預料會有更多消費補貼及促進消費的政策在年內推出,能帶動小米的中低端手機出貨量。(kl)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