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蛋導致膽固醇上升?最新澳洲研究為雞蛋平反:每天兩隻雞蛋,壞膽固醇明顯下降!
多年來在本專欄也曾探討雞蛋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會聽到人說食雞蛋會導致膽固醇上升。因此,雞蛋「膽固醇元兇」的形象長期未能完全平反。終於,一項最新臨床研究正式測試高雞蛋飲食與低雞蛋飲食對膽固醇的影響,尤其是壞膽固醇 LDL。

澳洲臨床研究:每天兩隻雞蛋 vs 不吃雞蛋
澳洲大學研究人員招募了61位成人,平均年齡39歲,BMI 為25.8,LDL 亦低於 3.5 mmol/L。換句話說,參與者屬於健康族群,並無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史,也從未服用過降膽固醇藥物。
每位參與者依序進行三項、每項為期五星期的飲食測試,每次轉換測試之間有三星期的隔空期:
• 第一組(雞蛋飲食測試):每日攝取約600毫克膽固醇(兩隻雞蛋),飽和脂肪佔總熱量 6%(屬低脂)
• 第二組(無雞蛋飲食測試):每日不吃雞蛋,從其他食物攝取約300毫克膽固醇,飽和脂肪佔 12%(屬高脂)
• 第三組(對照飲食測試):每日約600毫克膽固醇,飽和脂肪佔 12%(高脂),每星期只吃一隻雞蛋
研究人員在每階段結束後都會測量膽固醇、載脂蛋白(如 ApoB)、三酸甘油脂及 LDL 粒子大小。
雞蛋測試組反而令 LDL 下降
雖然預期雞蛋測試組不會導致膽固醇增加,但結果卻出人意表。與對照組相比,每天兩隻雞蛋飲食:
• 明顯令壞膽固醇 LDL 下降
• 令 LDL 粒子體積減少
• 明顯令 ApoB 水平下降
• 明顯令總膽固醇下降
• HDL 三組相約,並無分別
• 三酸甘油脂三組相約,並無分別
換句話說,健康人士在低飽和脂肪攝取情況下,每天進食兩隻雞蛋不但不會提升壞膽固醇,反而令 LDL 和 ApoB 降低。當 LDL 和 ApoB 同時下降,顯示壞膽固醇的數量與總膽固醇含量整體下降,改善血脂代謝,或有助降低心血管風險。
關鍵結論:元兇是飽和脂肪,並非食物膽固醇
研究人員亦將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飽和脂肪攝取量與壞膽固醇 LDL 呈正相關;相反,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與 LDL 並無關係。意思是,當飲食中攝取越多飽和脂肪,LDL 水平會隨之上升;而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含量,對 LDL 水平並無影響。
營養資料庫(兩隻雞蛋)
熱量:140 卡
蛋白質:12 克
總脂肪:10 克
飽和脂肪:3 克
膽固醇:370 毫克
膽鹼:270 毫克
葉黃素 + 玉米黃素:250 微克
維他命 B12:1.2 微克
留意飽和脂肪攝取量更實際
從前的飲食指引建議每日膽固醇攝取量不超過 300 毫克,該上限已於十年前移除。就現時的證據而言,食物中的膽固醇本身不是問題,整體飲食中的飽和脂肪才是導致膽固醇水平提升的主要誘因。當飽和脂肪攝取量低,即使每天食兩隻雞蛋,LDL 水平仍能下降。
Read More: 高蛋白飲食:雞蛋有助減脂!「食物熱效應」增加代謝+燃燒熱量,是早餐必備的減重恩物?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