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ETFs,再認識月月派息ETFs
早前我在本欄介紹過月月派息的基金,今次想和大家談談月月派息的ETFs。不過,在介紹月月派息的ETFs前,我想和大家重溫何謂ETFs,以及主動式管理和被動式管理基金的異同。
簡單來說,主動式管理的基金,基金經理是自己選股,他有責任跑贏大市指標(每隻主動式管理的基金,都會挑選一個基準指數作為比對),甚至跑贏同一組別的基金,這才顯得基金經理的功力。
而被動式管理的基金,十居其九都是指數基金(Index Fund),即是追蹤某一個指數的基金。而很多時,這些基金都會在交易所掛牌買賣,故又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就是ETFs。
被動式管理的基金,基金經理不用自己選股,他的責任就是想方法去追蹤某隻指數的表現。
基金經理可以用複製,即跟足指數成分股去買賣(實物ETFs),或合成的方法,即透過衍生工具間接持有指數成分股。兩者的優劣我不深入詳談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上網找資料。

ETFs有分主動式管理和被動式管理 (Shutterstock)
主動式和被動式管理的基金,涉及一個很核心的投資問題,那就是,到底投資者能否賺取高於指數的回報?
被動派認為不可能,因為他們相信,投資市場是高效的,所有消息短期內都會在股價中反映,因此,買一個有代表性的指數已經足夠。
主動派當然不同意,並認為,投資市場不是那麼有效率,投資者仍然可以透過精明的選股,賺取高於大市指數的表現。
據我了解,近年以ETFs為號召的被動管理基金大行其道,深受投資者歡迎,尤其是保守的投資者,又或者投資初哥,其中一個原因是ETFs的收費比主動管理的基金便宜。
簡單來說,ETFs的基金開支比率(基金管理費是其中一種收費,其他還有託管費和核數等等的費用),可以低至0.1%,大家耳熟能詳的盈富基金(02800)就是追蹤恒生指數的ETF,它的收費就是這麼低;至於其他ETFs,有些可能是0.3%至0.5%之間。
過去的ETFs,如果持有的股票有息派,一般都會跟隨派息,盈富基金就是最佳例子,它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但最近一年市場上出現了幾隻月月派息的ETFs,操作形式和我早前提到的月月派息主動管理基金相若。到底兩者哪種更好?下次再續。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