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9/05/2025

一家無聊的公司——螞蟻集團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大概四五年前,我的家人進入了新加坡螞蟻集團,原本諗住上市大刮一筆,可以40歲之前退休,點知一個屈尾十,2020年11月,IPO在上市前夕被中國監管機構緊急叫停,見財化水。

 

  螞蟻當年的估值當時的估值約 3,150億美元,被譽為史上最大IPO,甚至有報導稱最高達 4,610億美元。

 

  2021年後,螞蟻集團估值在整改後大幅縮水,2021年估計約 1,500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獨角獸公司。2024年Bloomberg估算顯示其利潤下滑10%,估值可能進一步承壓,但具體2025年估值數據缺乏公開報導,推測如今的估值只有1,000億至2,000億美元之間。

 

 

  自那時開始,北京持續對中國新創網路科技公司祭出致命的監管令,短短18個月,這群代表著中國經濟創新能力、幾乎全數股價慘跌超過九成,成為一文不值的「動態歸零」。

 

  螞蟻集團仍以支付寶為核心,全球年度活躍用戶約 13億,但增長放緩。整改後,螞蟻被納入金融監管框架,業務範圍受限,例如網路存款產品下架,信貸業務規模縮減。

 

 

  2025年4月25日,螞蟻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每股3.28港元,總額約28.14億港元(約3.62億美元),收購香港耀才證券金融50.55%的控股股權,股份來自耀才主席葉茂林。

 

 

  市場對收購消息反應熱烈,部分原因是投資者認為這是「馬雲品牌」螞蟻集團重啟擴張的重要信號,並可能改變香港券商行業格局。

 

  螞蟻集團2025年是否上市仍是市場熱議話題,但尚未有官方確認。以下是上市傳聞的背景和可能的玄機:

 

  為何傳聞2025年上市?

 

  2023年官方表示螞蟻整改基本結束,意味著監管障礙可能減弱,為重啟IPO創造條件。馬雲淡出公眾視野,螞蟻管理層調整,可能意味著公司更傾向與政府合作,這或許是重啟IPO的必要條件。

 

  螞蟻在整改中投入大量資金(例如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增資105億人民幣),上市可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海外擴張和技術研發。

 

  萬物有緣,適者生存。

 

  馬雲要進軍世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生態圈,Ecology就是生態,每件事情都要從整個環境講起,一棵樹淨係靠自己絕對活不了,上面有雀仔、有昆蟲、有松鼠、有動物及爬蟲類,下面要有細菌、螞蟻、要有適當的氣候,所以Ecology就說講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係,對生態有深入了解,要處理一件事情,是不會單純只針對問題本身,一定會先去了解這個問題的環境是如何產生,我們應該找答案,不是找責任。

 

 

  螞蟻技術優勢(大數據、AI)仍在,但與傳統銀行的競爭加劇,估值難以回到2020年高峰。即使上市,估值難以回到2020年的3,150億美元,市場對其增長潛力的信心已不如前。

 

 

  美中關係緊張可能影響螞蟻的國際業務,美國曾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其併購,這可能限制其全球擴張和上市吸引力。

 

  欠債的要還錢,欠命的要還命。真正因果報應,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才真正明瞭世間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看他三世因果就清楚了。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冤冤相報,迷惑顛倒,為甚麼?

 

  過去佈施得多,這一生發大財。所以我們看到大富大貴的人,懂得佛法的人不少,為什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的好因,按時得好報,這一定的道理。

 

  馬雲過去如何搵投資者的笨,大家記憶猶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獨家優惠】親手炮製母親節&端午節海鮮盛宴!使用優惠碼享95折優惠!► 立即了解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