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2025
鮑威爾一天不被炒,美國一天不會好?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他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幹將們,發動了前所未聞的,針對聯儲局的政治圍攻,似乎主席鮑威爾禍國殃民,一天不被炒,美國一天不會好。
特朗普本人一再羞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公開臭罵這位掌管美元利率政策的獨立機構決策者,是慢三拍的「遲鈍鮑」,惡毒地稱之為「笨蛋」、「白痴」,而且還不斷釋放信息,威脅要解僱他。
(左)聯儲局成特朗普攪權的絆腳石;(右)鮑威爾遭到特朗普班子的政治圍攻。(美聯社)
總統對鮑威爾「文攻武嚇」
特朗普的重臣們也跟在後面起哄,例如財長貝森特多次表態,認為鮑威爾應該辭職。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長普爾特(Bill Pulte)甚至使出了「陰招」,指控鮑威爾在聯儲局大樓翻新項目上欺騙國會,要求國會就他的誠信展開調查。
特朗普及其高官們對鮑威爾釋出的訊號是赤裸裸的:「如果你拒絕下台,我們自有更狠惡的辦法趕你走。」於是,鮑威爾每天一睜開眼,就會聽到總統、部長、局長們對他的「文攻武嚇」,並且要提心吊膽地觀望國會是否對其展開誠信調查。
鮑威爾只是一名金融技術官僚,手中掌管的無非是一堆經濟數據,而特朗普班子卻掌握了操弄政治的權力與手段,他能不怕嗎?所以外間開始熱議,鮑威爾屈從於政治壓力,主動離場的日子不遠了。
特朗普對鮑威爾的仇口,表面上是因為聯儲局拒絕按其要求減息——特朗普告訴美國公眾,在減息問題上,通脹不構成障礙;而鮑威爾為首的聯儲局金融專業官僚,卻認為還沒有數據來支撐特朗普的樂觀意見。而事實上,特朗普要操弄政治,而鮑威爾卻和他擺起了數據,才是雙方矛盾的核心所在。
鮑威爾獲得聯儲局金融官僚支持(美聯社)
「政治」與「數據」的鬥爭
特朗普手握政治大權,他只要任何時候在社交網站發一條帖,例如暫緩關稅戰、對伊朗發出空襲警告,或是對普京表達不滿,都可能導致金融市場的升跌,以及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但鮑威爾不具備這種政治操控權力,他甚至無法預知特朗普會在下一步宣布甚麼,因此他只能根據可掌握的經濟數據來作出專業判斷。
結果在利率問題上,特朗普的「政治」,被鮑威爾的「數據」堵住了。從特朗普的角度來說,他擁有影響通脹走勢的政治手段。例如,雖然他今天給各國開出了高達50%的關稅,從數據上看,或從經濟層面的邏輯上來看,是肯定會推高美國通脹的,但特朗普其實手握政治權力,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宣布暫緩執行關稅,或是豁免某類關稅。
因此,特朗普把美國的利率政策,視為其政治手段之一。他今天需要在短期內,透過減息政策為美國經濟打一劑強心針,對外增強他打贏關稅戰的實力,對內則配合《大而美》減稅法案,實現減稅減息,鞏固其意識形態同溫層支持。
經濟數據飄忽不定
但這只是特朗普的政治目的與手段,而非聯儲局的經濟職能與判斷。即使是從當前已知的經濟數據來說,美國應否減息的理據也是飄忽不定的。例如最新公布的數據,就說明在沒有減息的情況下,美國經濟表現也超出了預期。
巴西舉行反關稅示威(美聯社)
其中,6月零售銷售數據按月增長0.6%,遠超市場預期的0.1%,反映消費動力仍然充足。此外,上周新領失業救濟人數降至22.1萬人,較前一周減少7000人,明顯優於市場預期的23.5萬人。換言之,數據支持鮑威爾等聯儲局高層的判斷,即美國經濟仍然穩健,還有時間與空間觀測通脹趨勢。
聯儲局在剛剛公布的經濟褐皮書中,重申了對關稅戰的擔憂。一方面,此前的經濟數據向好,可能是商界及消費者在關稅戰暫緩期搶閘交易的結果;而另一方面,由於特朗普宣布鐵定在8月1日實施,鮑威爾及其大多數同僚的觀點是一致的,即有必要在減息問題上再等一等,等待關稅實施後的經濟及通脹數據出爐。
公平地說,鮑威爾的「慢三拍」是有切身原因的。他早在特朗普首個任期被任命為聯儲局主席,歷經特朗普兩個任期,中間還夾插了拜登一任,算得上是游走於民主、共和兩黨總統間的「三朝元老」。相較於格林斯潘、伯南克和耶倫等前任,鮑威爾資歷最淺,但就是勝在「聽話」。
他在特朗普首個任期遇上新冠疫情,結果在白宮壓力下表態支持寬鬆政策。輪到拜登上台,他又在耶倫的「護航」下,進一步支持寬鬆政策,以配合民主黨政府的7萬億美元「重建美好未來方案」。誰不記得當時鮑威爾跟在耶倫後面,不斷安撫市場稱美國不會出現惡性通脹。結果在2022年6月,美國通脹衝上9.1%的峰值,為1981年以來最大漲幅。
總統要求以政治的眼光來看利率,但通脹衝頂之時,卻是聯儲局主席承擔罵名。是以自從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後,鮑威爾一改過去的「老好先生」形象,在白宮的政治打壓下硬起來了。因為這一回他再跟從白宮的政治漩渦起舞,就極可能在美國經濟興衰史上,留下永久的罵名。
反觀特朗普,減息才不是最重要的事:他明天靈光一閃,又可能要求加息了。核心中的核心問題在於,特朗普以帝王自居,而獨立運作的聯儲局成了令他不快的絆腳石。一些潛在的新主席人選,已經洞悉了特皇的心思,開始高調附和,美國就該減息。看來,鮑威爾去職之日,即是聯儲局獨立地位崩解之時。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 立即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