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8/07/2025

探討南京紅姐事件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止凡

    止凡

    草根出身,普通打工仔,並非金融財經界人士,閒時在個人網誌分享有關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相關知識,不談投資貼士,不追逐市場,網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曾舉辦投資工作坊,接受多個媒體邀請作訪問、講座等,現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曾出版多本財經著作。

    財識兼收

    本欄逢周一更新

  近期時興說「來都來了」,這句名言出自南京紅姐事件。事緣南京一名假扮女性的38歲男子焦某(化名「紅姐」),通過社交平台邀約,與約1600名男性發生親密行為,並秘密錄製視頻上傳網絡牟利。他提供服務的條件只需要對方帶小禮物如食物或家電,吸引包括學生、專業人士等受害者。

 

  此事件令公眾嘩然,引來網上激烈討論,最多人感奇怪的是,明明紅姐是男人,外貌亦不見得可人,更有人指他貌似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內的劉以達,但竟能成功與千多名男士交歡,不少更是型男。有此結果,很多人也想不通。這裏想提出一些思考角度,讓大家討論一下。

 

  首先想提出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曾拍片分享(見連結),這是一種邏輯謬誤,指在分析時只關注成功或存活的案例,而忽略失敗或消失的案例,導致結論偏頗。倖存者偏差的經典例子發生於二戰期間,工程師分析返航戰機的彈孔分布,發現機身和尾部彈痕較多,最初提議在這些部位加強裝甲,惟統計學家Abraham Wald指出,這是倖存者偏差,因為數據只分析返航的戰機,卻忽略被擊落未能返航的戰機,被擊落的戰機很可能在引擎或駕駛艙等關鍵部位中彈,導致無法返航。

 

 男扮女的「紅姐」與約1600名男性發生親密行為,引起網上激烈討論。(網上圖片)

 

  網上不少有關紅姐的討論,分析紅姐部署如何了得,指出他有何個人之處能令過千男士投懷送抱,包括心理學、銷售學等,更認為此事件反映出嚴重的社會問題。然而,若應用倖存者偏差這個概念,這千多個個案,只是成功案例,背後有多少失敗個案呢?有多少一進門見狀即走?有多少甚至乎揮拳毆打紅姐呢?

 

  由於紅姐沒有提供相關數據,我們不知道實情如何。因此,成功率未必如我們所想般高。當成功率相對低時,整件事未必太難想得通。今時今日,網絡世界輕易地把任何人的接觸面都放大,只要有手機或電腦,上網開個戶口,尤其題材夠爆及夠另類,自然引來數以十萬、百萬、千萬計的追隨者,以前討論過這些網上生態(見連結)。假設接觸人數超過3萬人,成功個案只有約1600人,代表成功率只有約5%。

 

  另一點需要注意,要在網上找3萬個實在的人口,在香港看似相當誇張,全部親身出現需要啟德體育園才能處理。然而,以數字角度思考,內地與香港人口比例大約為200比1,於內地網上接觸3萬人,相當於香港網上接觸150人左右,把基數拉低後與身邊數字比較一下,就會發覺這事件並非如想象般離地。以前講過,很多散戶對上市公司的數字沒有感覺,因為這些數字偏大,但學懂把它們化作日常生活會接觸到的數字,就會有感覺(見連結)。

 

  無論如何,這個紅姐為了牟利,做出這些行為,破壞了不少家庭,更有傳因性行為沒有安全措施而散播病毒,絕對不應鼓勵。另外,所謂的受害人,更要經一事長一智,這個年代,隨時變成男主角。希望如此嘔心的新聞,日後不要再出現。

 

相關連結:

倖存者偏差其實點解?

YT生態令人低B

點解無心機玩YT

偶像化問題嚴重 點理解KOL講既嘢?

網上分享生態

公司股東有趣想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壓力大 情緒出現問題應找心理醫生!嘉賓:「雖然很貴,但是值得的,他救了我一命!」►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