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支援急紓困 安撫民心助遏疫
15/02/2022
本港第5波新冠疫情再破頂,政府昨向立法會申請注資270億元,作為第6輪防疫抗疫基金,當中將首度推出臨時失業支援。Omicron火速席捲全球,不少冒險重啟經濟的國家,就業情況持續改善,惟本港需要堅持動態清零路綫,嚴格社交距離措施下周難望大幅放寬,失業率勢將掉頭回升,推出短期援助以解燃眉之急,可略為安撫民心,繼續一道抗疫。
就業急速轉弱 恐損抗疫決心
港府過去兩年多拒絕直接推出失業救濟,惟新一輪基金終改弦易轍。這波疫情爆發以來失業不少於1個月、月薪3萬元以下人士,將可一次過得到1萬元資助,合資格自僱人士亦獲考慮,總額30億元。當局強調,今次更着重支援個人,預計涉及總開支逾6成。
隨着本港去年3月起壓下第4波疫情,社區確診曾維持極低數字,失業率也連跌10期,至去年10至12月的3.9%,但分析普遍預期,下周公布的新一輪失業率將重上4%以上。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上月預警,因應社交距離措施收緊,消費相關行業的就業情況短期內會面對壓力。昨日確診首破2,000例,初步確診是更嚇人的約4,500宗,大行已紛紛調低本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亦陸續有旅行社、戲院和酒樓等結業,市民顯然需要官方支援解困,抖擻精神,才能繼續配合遏疫。
雖然海外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同因Omicron變異株新症破頂,但新加坡、美國和英國等地的勞工市道,現時仍能持續改善。
新加坡去年末季就業人數「顯著增加」,12月總體和公民失業率跌至2.4%和3.4%。人力部預期,當地放寬抗疫限制及重啟國際旅遊下,失業人數未來幾個月會重回疫前水平,表明經濟復甦有持續動力。
在美國,1月新增多達46.7萬個非農業職位,遠勝市場預期的15萬份,背後最大引擎更是休閒和款待業,與本港現況大相逕庭。
赤字低於預期 按需要增援助
畢馬威預期,計及新一輪抗疫基金,港府21/22財年將有370億元財赤,惟遠低於最初預估的1,016億元,主要受惠可觀的賣地、補地價和樓市印花稅收入。由於財政儲備尚有近9,000億元,該行指港府在下周三的財政預算案,仍有力推措施刺激經濟。
前年疫情爆發未幾,港府很快推出810億元保就業計劃救市,以速度及簡易方式回應,確實也撑住了很多大小企業。今天回看,未來可更精準幫助有真正需要的羣組。
港府當前首務固然善用中央提供的充足資源遏疫,及早重啟經濟;倘未來有需要,仍應考慮以審慎理財為前提,直接給予失業人士更多財政資助,以至擴及正放無薪假和就業不足者。
近期本地新症屢創新高,嚴格社交措施未見成效,不少市民卻已勒緊褲頭過活多時,對動態清零的疑竇難免增加,惟老人疫苗接種率偏低、幼童才剛開始打針,港府同樣沒條件拿大眾性命和醫療系統冒險,貿然改與病毒共存來嘗試救經濟。
今後,當局只能精準協助最受困階層,社會才能重拾同心抗疫的動力,以免浪費內地寶貴的支援。
【你點睇?】官小批准學生用簡體字應考惹爭議,前特首梁振英指繁體字是香港特色。你是否認同梁的說法?►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