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25Text: IdaPhoto: Sam Yau, 電影照片
日本#MeToo第一人——專訪《黑箱日誌》伊藤詩織:「希望這部電影能鼓勵同路人」
分安撫心神,樹獺毛公仔
要倖存者講自己的遭遇不容易。但伊藤詩織表示,製作《黑箱日誌》是一個治療心靈的過程。可是為了推廣這個影片,她需要在不同的公開場合複述自己的遭遇。她坦言:「這是很困難的,真的很困難。我從來沒有適應。可是,當我能夠與觀眾連結,分享、擁抱,了解更多,那是一種力量,一種充權。但對於作為倖存者,依然是困難的。」
她直說:「去年,我經歷了多次崩潰。有時候,即使在製作這部電影時,我要吃一些非常辣的食物,讓自己有感覺。吃辣的食物,和朋友喝酒,摸我的貓(都是舒緩的活動)……去年對我來說是艱辛的一年,我必須找方法舒緩。我學習冥想,並參加了一趟十天的Silent retreat,即Vipassana。是的,我仍然在學習如何應對這一切。」
看過《黑箱日誌》這部紀錄片的觀眾,都會覺得它很有溫度,不是硬蹦蹦的新聞紀錄片。影片裏多次出現一隻樹獺毛公仔,伊藤到法院聽取裁決時前還把它塞進背包一起出門。「它是一個禮物。當我要上庭或面對創傷時,我會帶一件可以安撫我的小物。我有一件可握在手中的,而這一件是我想隨身攜帶的,有時候我會帶它一起出門,讓自己感覺安心,提醒自己一切會好起來。」伊藤詩織笑說。
伊藤坦言事發之後,曾多次崩潰,憑運動、冥想調整身心。
低調援手,空音央
除了樹獺毛公仔,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是空音央(編按:《青春末世物語》導演,坂本龍一的兒子)的名字出現在片尾工作人員名單。伊藤說:「他是我的好朋友,他和夥伴Aiko為我們製作英文字幕。他幫了我們很多,每次放映後給我們有用的建議。他不僅擁有日本的視角,同時也具備非常國際化的觀點。」
在公開事件之後,伊藤繼續從事新聞工作,「在製作這部影片的八、九年間,我亦為其他電視網絡和網上媒體製作紀錄片。在《黑箱日誌》製作初期,我和BBC製作了一個一小時的時事專題,不單聚焦於我的案件,亦反映日本社會處理性暴力事件的落伍。」她續說:「如果沒有製作其他紀錄片,我未必能完成這部作品。處理自己的故事是非常困難的,拍攝各式人等的故事給我很多啟發,看到別人怎樣傾吐自己的遭遇,讓我能找到方法讓自己站在鏡頭前。」
影片常拍她坐車穿過隧道,象徵她在黑箱中尋走光明和出路。
念茲在茲,改進日本現況
《黑箱日誌》去年1月在Sundance電影節全球首映,4月在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作亞洲首映,今年再回歸香港,她感謝香港國際電影節,讓她在這裏結識到志同道合的電影人,現已成為好友,「去年是瘋狂、忙碌的一年,現在Film tour已近尾聲,我有機會停下來,想想我下一階段要做甚麼。這一年我遇到很多厲害的人,尤其是現場分享的觀眾。讓我震驚的是,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曾遭受性暴力的傷害。很多觀眾開始在問答環節講述自己的故事。在多倫多,還有兩位男性受害者講述自身經歷,以及身為男性受害者所面對的困難。」
她感慨又同時懷著希望:「我一直認為日本需要改善法律制度,即使某些方面看來已有改進。這不單單關乎性暴力問題,而是牽涉到權力腐敗、媒體角色等等千絲萬縷的問題。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學到新的事物。而人們也開始分享他們的故事,打開他們自己的『黑箱』。」
面對重重困難,她仍笑說去年不容易。問她假設下半年有一個月假期會做甚麼,原來她已想好:「我會去西班牙朝聖之路the Camino de Santiago;及四國遍路(Shikoku Henro,日本著名佛教徒朝聖路線)。」
《黑箱日誌》
《黑箱日誌》
上映日期:2025年4月24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