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2025
鄧麗君逝世30載:從香港到日本,回顧傳奇歌姬走過的足跡
最近林青霞亮相電影金像獎,想起曾與她在法國沙灘一起無上裝祼泳的好姊妹鄧麗君(1953–1995)逝世轉瞬30年,音容宛在,歌聲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讓歌迷常緬懷,也感嘆,這溫婉女子範式已不多復見,連位於赤柱佳美道18號的故居(The House of Teresa Teng, Stanley Hong Kong)在2000年5月開放一年予公眾參觀後,也早被轉售及拆卸另建(到去年再放售)——這幢建於50年代的兩層西式別墅,曾由鄧麗君非常信任的金美打點照顧,多年來從她口中得知「鄧小姐」的待人處事,而她對鄧小姐的情誼,至今多年不變,教人動容。
早前一幀1977年的鄧麗君舊照被翻出,在社交媒體上廣傳,許是鄧麗君站在香港銅鑼灣街頭拍攝《1977香港特輯》,附近見吉慶酒家,俱往矣,1977年亦已是鄧麗君往日本訓練及發展回來後的事。70年代初,鄧麗君早已來香港登台演唱,先母以往就常掛在口邊,說看過嫩齒的鄧小姐穿著白色迷你裙,在台上演唱,歌聲帶尖,仍未脫胎至後來的溫柔細膩,印象深刻——這就令我好奇,鄧小姐70年代在香港走過怎麼樣的足跡。
鄧麗君的故事是個傳奇,她在香港的早期足跡與她的音樂事業發展亦有著密切關係,於1969年末在香港參與白花油義賣活動,獲得「慈善皇后」頭銜,並於1970年演出,當時她年僅17歲,應邀參加「香港工展會」並在總統戲院登台,演唱了多首國語和粵語歌曲,包括《晶晶》、《一見你就笑》和《賣餛飩》,受到觀眾熱烈歡迎,隨後在香港演出電影《歌迷小姐》(王寧生執導),電影於1971年3月18日在香港上映。
1971年,鄧麗君離開了宇宙唱片,加入了海山唱片公司灌錄唱片,並由公司股東之一的馬來西亞麗風唱片,以樂風唱片之名在香港發行,開始錄製更多國語和粵語歌曲。這時期,她發行了多張唱片,包括《鄧麗君之歌》系列,也經常受邀亮相電視節目,如無線電視(TVB)和麗的電視(RTV)的音樂節目,還參與了多場大型慈善演出,如「保良局慈善晚會」。1972年鄧麗君還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手,繼續提升人氣,擴大她在香港的影響力。
在1973年與日本寶麗多公司簽約,正式赴日本訓練及發展前,鄧麗君在香港的演出和錄音活動非常頻繁,如在香港當時頂級的表演場所海城大夜總會(Ocean City Nightclub)駐唱,而為了迎合香港市場,鄧麗君也嘗試演唱粵語歌曲,如《浪子心聲》(原唱許冠傑),到後來80年代發行自己的《漫步人生路》、《忘記他》、《東山飄雨西山晴》等粵語歌,幫助她增加親和力,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為她後來的國際化事業鋪墊直路,即使在日本和東南亞走紅後,鄧麗君仍經常回到香港演出。香港成為她連接台灣、東南亞和日本的重要駐地,並在1988年購入文首提及的赤柱別墅,保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態度。
鄧麗君在七零年代唱腔轉變的重要時期,正值踏足香港發展,配合其甜美形象和柔美嗓音,讓我們見證她從一位年輕歌手成長為國際巨星的過程。香港不僅是她事業起步的重要舞台,也是她音樂風格多元化的關鍵地點,讓她迅速在70年代冒起,於80年代成為香港觀眾喜愛的歌手,廣告人謝宏中構思策劃的《淡淡幽情》更帶來空前成功,雖然間或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聽過這位歌姬,但至今仍在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心中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星二代」有甚麼壓力?姜大衛兒子姜卓文參加《造星》:雖然輸了比賽,但卻得到很多!分享如何學會面對問題及成長►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