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025
《叔叔》、《大叔的愛》到《我在這裡等你》:淺談香港BL蛻變
上周寫楊凡紀錄片《過年》,猶記得開篇剪入《流金歲月》中《美少年之戀》的片段——吳彦祖那驚鴻一瞥的回眸,如光如露,如夢如幻。相對未曾青春便老去,那樣的好年華,到底是教人回味的。不禁想,楊凡算不算是港式BL的濫觴?抑或,更應將目光轉向在無綫經典電視劇《家變》(1977)演同性戀的任達華,或導演關錦鵬那部自述式的《念你如昔》(1997)?坦然出櫃,自白心事,是否更有一種時代破冰的意義?
香港電影從來不以生產大量男同志題材聞名。90年代的《基佬四十》、《春光乍洩》觸及同性情誼,卻帶着偏見,抑或靡爛苦戀,隱晦如月色。其後千禧年代雖有《藍宇》、《無聲風鈴》、《愛到盡》等作生命叩問,到底多是側寫、是暗示,是主流以外的絮絮低語。
然而時代悄悄轉變。腐女(也有腐男)文化愈見蓬勃,連Do姐也迷上BL,自肥訪問泰劇《黑幫少爺愛上我》的Mile與Apo;2021年,《大叔的愛》從日本「移船就磡」,由Edan與Anson Lo加持,成就一對「田牧CP」,走進日常,熱潮一時無兩。剛播畢的台劇《靈魂約定》,大膽起用香港新演員王智騫、范麒智,講一個靈魂互換、跨越三世的情緣故事。幻想與清新並置,結合連串網台宣傳訪問,甜而不膩,教人眼前一亮。
網絡世界更是暗湧處處。不少網劇如雨後春筍,其中《我的HEHE室友》自2018年在YouTube開播,至今將迎第三季大結局,更進駐戲院搞放映,戲票早告售罄,聲勢浩蕩。這部直男與同志共處一室的本土貼地輕喜劇,以幽默輕鬆的態度探討同志議題,不沉重、不說教,反而更易入口。它曾在「香港電視大獎」網路劇獎中奪得「金遙控」,可見其民間魅力。
說回電影,近年一套出自澳門導演孔慶輝的《海鷗來過的房間》具文學意味,攝影講究,讓觀眾印象深刻,而雲翔的同志藝術片多年來始終在海外備受注目,話題不斷。較具商業味的,去年一套謝國豪監製、金鐘導演鄧依涵執導電影《我在這裡等你》請來劉俊謙與范少勳——兩位分別憑《幻愛》與《下半場》嶄露頭角的演員,飾演一對港台相遇的男生,一路尋找傳說中的鯨逝灣,也在途中發現彼此緣分的深淺交纏。
還有Anson Kong與ANSONBEAN這對「直男配」,在邱禮濤執導的BL新作《我們不是什麼》中合作,更指BL即「Beyond Limit」,叫人好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事實上,香港同志電影正在緩慢拓闊光譜,脫離青春校園、苦戀、出櫃掙扎等主題,《叔叔》、《從今以後》開始側寫中老年同志、「非婚」遺屬等非主流角度,但仍有太多故事未被訴說,太多身影未被看見。
掛一漏萬,畢竟還有GagaOOLaLa,與網上許多Reels短劇,迅速熬出新現象;歸根究底,銀幕上的男男情事,從來不只是愛情那麼簡單。它關係到一個城市敢不敢直面慾望、權益,願不願意承認差異。從楊凡的美學凝視到關錦鵬的自我剖白,從網絡劇的嬉笑怒罵到電影節的藝術探索——每一步,都是時代的註腳。
而我們都在等,等更多真摯誠實的故事,等更多溫柔的目光,等更多稀奇的敍事角度。畢竟愛有千百種樣子,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好,每一種愛念,都值得被記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