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12/05/2025

M+重映4K修復《移魂追兇》:古典而鬼魅的儀式感

  千禧年後,公認技法最多的類型片,也許是《原罪犯》(Old Boy)。朴贊郁一貫放膽,調度比起在不倫戀中犯險的男女主角,更歇斯底里。但近日在M+ 重映的《移魂追兇》(The Cell),比《原罪犯》稍早面世,卻在駕馭犯罪片的基調上,不失豪恣。

 

《原罪犯》作為《復仇三部曲》之一,榮獲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電影劇照) 

 

  若說《原罪犯》的非線性敘事顛覆,《移魂追兇》則勝在類型糅集。主線是科幻題材,心理學家Catherine(珍妮花露柏絲 飾)有賴於虛擬技術,得以勇闖潛意識。另一邊廂,連環殺手意外癱瘓,無從招供。聯邦密探唯有委託Catherine,潛入殺手腦中,刺探受害者下落。看似高概念(High concept)的精神分析,頓時化為警匪片視為主軸的歷奇。加上主角投身的幻境,是一名變態殺人狂的靈魂深處。其怪癖之多、血肉橫飛的虐殺場面,驚悚之餘,更有邪典(Cult film)的風範。可說是類型化到極致,卻不被類型所限。

 

《移魂追兇》堪稱另類犯罪片,難以歸類。(電影劇照) 

 

  既然概念狂妄,《移魂追兇》的呈現注定鋒芒畢露。導演泰森辛(Tarsem Singh)以廣告和音樂錄像發跡,殺手鐧是色彩綺豔、極度形式化的美學,搭以凶猛的調度,令鏡頭前的一切能高調示人,熠熠生輝。所以塔森辛注定雅俗共賞,拿序幕為例,神秘女子騎着駿馬,現身荒漠,絕對在鋪墊意象,十足風格化。但女子徒步沙漠,又沿用堪比米高比爾(Michael Bay)事先張揚的俯衝鏡頭。這種深切中帶有賣弄的設計,比比皆是。譬如從棉被的摺痕,過渡到Catherine睡夢中,層次相若的沙漠,轉場天衣無縫。以及Catherine初次身陷兇手潛意識,畫面旋轉,繞過一場洗禮再降落地府,運鏡相當流麗。

 

《移魂追兇》充滿古典而鬼魅的儀式感。(電影劇照)

 

  隨著兇手的潛意識越混沌,狂想的空間越大。其中充斥邪念的人偶宮殿、心魔現形後雕塑化的軀體、象徵自戀的人格被黃袍加身,盡然是片中兇手的惡趣味,也反映了泰森辛別致的暴力美學。期間Catherine被俘,警察冒險相救,首度入夢,當即迎來一段五光十色、洶湧澎湃的數碼雜訊,衍生出《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花多少特效,也難以復刻的迷離與眩暈。另外,交叉剪接是另一大加持。每次從潛意識折返現實,畫面一轉,總是放眼於受害者在囚室溺水的進度,分明是敦促主角,要快馬加鞭。這樣的懸念貫徹始終,直到破解,觀眾才鬆一口氣。

 

被害者視角令故事更驚險。(《移魂追兇》劇照)

 

  簡言之,《移魂追兇》引人追看,又不乏作者特色,是齣節奏凌厲的超現實電影。塔森辛(Tarsem Singh)相對同期興起的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保羅湯瑪斯安達臣(Paul Thomas Anderson),聲勢弱得多。《移魂追兇》入選M+「鈎沉與遺珠」系列,也許是個契機,讓更多人感受他電影中的角色借屍還魂。

 

M+新修復版本《移魂追兇》(The Cell)

上映日期:2025年5月24日

詳情:M+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4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查看詳情

Screen Sensations

You May Also Like
#The Cell #影評 #移魂追兇 #Movie & Drama #M+ #電影 #4K修復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