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2025 10:43

《ETF速递-黄丽帼》谈日本央行沽售ETF与首相选举风波

  《ETF速递》最近的东瀛股市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有投资者表示忧心日本央行的
沽售日本ETF。另一边厢,则关注下周的首相选举。先说说日本央行(BOJ)那个震惊国民
的决定吧,就在9月19日,BOJ政策委员会全票通过,从今年开始,每年沽出约3350亿
元(日圆.下同)(约24亿美元)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J-
REIT)。这消息一出,股市立刻崩盘!日经225指数开盘刚创纪录,听到风声后,瞬间暴
跌超过1%,什至一度狂泻2﹒5%。到收市瞬间回血,只跌0﹒6%。
 
  其实沽售的决定并不是新鲜事,早于2016年市场已有不少讨论,有学者及分析师认为扭
曲市场机制。2024年3月,BOJ内部成立专门小组,模拟ETF沽售对股市的冲击,测试
不同卖出速度(如每年3000-6000亿元)。《彭博社》报导,该小组参考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建议,设计「低冲击」沽售方案,避免市场剧震。
 
*股市或现阵痛*
 
  为什么BOJ要这么做?说白了,这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最后一哩路。BOJ从2010年
开始疯狂买ETF,累积持有高达37万亿元(约2500亿美元)的股票,相当于东京证交所
总市值的5%,什至占整个日本ETF市场的70%。这笔钱,本来是安倍时代用来刺激经济、
拉抬股市,让日经指数从谷底爬上高峰。结果BOJ成了日本股市的最大「庄家」。现在,总裁
上田和夫想缩表,减轻央行资产负担,避免未来利率正常化时,债务爆炸。计划是每年卖
6200亿元(按市值算),估计要一世纪才能清仓。听起来影响温和,不过对于一些权重股失
去了BOJ撑腰,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不过长期来看,日本企业正加速回购自家股票,加上外资流入,或许能缓冲冲击。总之,这
是日本从「央行治国」转向市场主导的阵痛期,机会总藏在恐慌里,现在是观望加分散的时候。
 
*首相选举牵动日本经济*
 
  然后,再说说更热闹的日本首相选举吧。现任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在上个月上议院选举惨败后,9月7日宣布辞职,LDP(自民党)总裁选举定
于10月4日开锣。这次选举,不只决定谁接棒首相,更牵动日本经济的命脉。LDP内部五位
候选人杀出重围,但大热门无疑是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和小泉进次郎
(Shinjiro Koizumi)。高市早前在2024年选举中仅以微弱差距输给石破
,是安倍晋三的铁杆粉丝,主张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取消上议院选举时承诺的2万元
全民现金发放(虽然批评声浪大)。这位64岁女将若当选,将是日本首位女首相,象征性超强
。她的财政宽松路线,主张取消食品消费税,可能导致日圆贬值及长期利率上升,相信会为股市
短期带来提振,但长期则需关注通胀问题。
 
  另一热门,小泉进次郎,44岁的农业大臣,小泉纯一郎之子。根据Jiji Press
调查,党内议员支持率高达20%以上,领先其他对手。他年轻、帅气、口才好,承父风格,强
调环境与农业改革,承诺最低工资到2029年升至每小时1500元,并砸10万亿元扶植半
导体和AI产业。小泉若胜出,将是现代日本最年轻首相,带来世代变革的希望,但挑战在于,
他经验尚浅,面对特朗普关税和中国需求疲软,出口导向的日本经济能否稳住?若小泉上台,对
宏观经济中长期影响正面,主要靠内需和科技拉动。
 
  总之,这场选举的胜者,将决定日本经济的走向。《奥明资产管理ETF业务发展总监 黄
丽帼》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
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杠杆及反向产品是一种采用衍生工具投资产品。衍生工具主要为期货或掉期合约。

有别於传统跟踪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杠杆及反向产品通常称为「单日」产品,因为它的投资目标是提供相等於相关指数表现特定倍数或特定相反倍数的单日回报。

杠杆产品旨在提供相等於相关指数特定倍数的单日回报,例如,投资者买入一只两倍杠杆产品,当指数於某日上升10%,有关两倍杠杆产品就应提供20%的单日回报。

至於反向产品旨在提供相反於相关指数表现特定倍数的单日回报,例如,投资者买入一只两倍反向产品,当指数於某日上升10%,有关反向产品就会录得20%的单日亏损。

当你持有杠杆及反向产品超过一日,有关产品的回报,与相关指数表现的特定倍数,可能会出现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