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9-15

舊香港情懷如何征服日本民眾

  涉谷十字路口(Shibuya Crossing)是日本東京最著名的地標之一,位於涉谷車站八公口前。這個路口常被稱為「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因為每次紅綠燈轉換時,四面八方的行人會同時穿越馬路,形成壯觀的人流交錯景象。

 

  高峰時段一次過街的人數常常超過數千人,場面井然有序,卻又極具震撼。它不僅是交通要道,更成為東京繁華、快速節奏生活的象徵,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視劇、廣告與旅遊宣傳中。

 

 

  就在這個東京的中心,有一班有心人打造一個七八年代懷舊港式餐廳,把整個香港街頭夜市大排檔搬到東京,在霓虹燈下,一邊飲冰凍啤酒,一邊食港式大排檔小炒,讓你瞬間穿越回 70–80年代的香港。

 

 

  我們第一次去到的時候,老闆話:「唔好意思,唔准影相,等正式開張先啦。我要畀個驚喜所有顧客及朋友,對唔住各位。」

 

  現場所見全部人O嘴,老闆竟然把整個舊香港在涉谷複製,有一些是古物,有一些是復刻版,簡直係真嘅一樣。

 

  「老闆,你真係揼本,這裏充滿我童年回憶,這裏令我想起細個,老竇帶我去九龍城寨剝牙,理髪,好多同學住喺上面,放假去打麻雀。」「我認識嘅朋友之中,去過城寨的不出五個人。」

 

 

  這座已消逝的七八十年代傳奇城邦,如今透過大銀幕在日本掀起意想不到的熱潮。當這部充滿港式美學的香港電影登陸日本院線時,不僅獲得票房佳績,更引發媒體廣泛討論與動漫迷的狂熱追捧。

 

  這現象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與情感共鳴?

 

  舊香港歷史是英國殖民地的特殊產物,但其呈現的密集都市生態與社區關係,觸動了日本人對「下町文化」的集體記憶。戰後日本同樣存在許多高密度社區,人們在狹小空間中建立緊密的人際網絡。

 

  電影打造的「暗黑奇幻美學」完美擊中日本觀眾的審美偏好。電影中錯綜複雜的管線、不見天日的窄巷、層層疊加的鐵皮屋,構成一幅既破敗又充滿生命力的超現實圖景。

 

  這種美學風格與日本動漫中常見的「廢墟未來主義」及「CyberPunk」元素驚人地契合,令日本觀眾既感到陌生又莫名熟悉。彷彿是《阿基拉》中的Neo-Tokyo與《攻殼機動隊》中港町的香港翻版,這種視覺上的既視感成為吸引日本觀眾的第一道磁力。

 

 

  鄰里間的互助與衝突、傳統與現代的並存,喚起了日本人對已漸消失的社區情感的懷念。這種對「失落的空間」的共感,讓日本觀眾在觀影時產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鳴。

 

  香港電影,香港美食在日本的成功,不僅是香港文化輸出的勝利,這種跨媒介的親和力成為在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更是證明了真正打動人心的創造力能夠超越語言與文化的邊界,在異國土壤中找到知音。

 

  我左手揸住乳鴿,右手大口大口吃著炒蜆,枱面還有一條紅斑,當日本民眾為舊香港大排檔美食歡呼時,他們更是在慶賀一種共同的美學感受與情感結構的再發現,這將成為澀谷的一個地標。

 

 

J仔酒場大排檔:https://www.instagram.com/jboy.shibuya/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改朝換代Digital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數碼營銷 #數碼 #香港情懷 #東京 #九龍城寨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