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5-16

狂人未棄高關稅,減債削支始正路

  中美在日內瓦進行經貿會談後,在5月12日公布「聯合聲明」,雙方都「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性」。

 

  美方對華關稅暫減回至20%(因芬太尼問題仍未解決),加10%(與其他國家一樣),90日以後再議。中國對美關稅是10%,也是90日後再作定奪。

 

逾8萬億美元國債,年內到期

 

  包括反華媒體在內的世界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是佔了上風。這不奇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無端挑起貿易戰,把關稅弄至兩國瀕臨脫勾的局面;又揚言任何國家若要報復,便要面對美國進一步的反制。但中國推出報復性關稅後,美國卻往起點方向撤退,還承認可持續、長期、互利的雙邊關係很重要。為何美國白搞了這麼多折騰後,卻近乎全面撤退?她不怕予人「不堪一擊」的印象嗎?

 

 美國今年有逾8萬億美元國債到期,須借入巨款償債。(AP)

 

  美國恐怕也是無可奈何。特朗普推動了自殘式的關稅戰後,美國政府的形象繼續下滑,其反覆無常的行徑,更使人認定美國不再是一個可靠認真的國家,此種局面對美元及美債的可信任度都大為不利,但在這節骨眼上,美債今年到期的超過8萬億美元,未來兩三個月內便到期的也可能有5.6萬億美元,這便意味著美國政府短期內要借入巨款償還這些舊債。倘若關稅戰引伸出的問題仍懸而未決,那麼新的美債便不會這麼好借,所以特朗普不能不在90天內盡快與各國商議關稅如何解決。

 

  上周突如其來的印巴空戰,可能也對談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巴基斯坦使用中國賣給她的3.5代戰機殲10CE,竟能利用系統作戰方法,用PL15導彈打下了印度五部飛機、一部無人機,而印度被擊落的飛機中,竟有三部是法國最先進的4.5代戰機「陣風」,巴基斯坦一方卻沒有損失飛機。此種戰績轟動世界,軍事評論家獲得足夠證據知道中國戰機質量高超。台灣問題本是特朗普可用的籌碼,但原來中國的軍力遠超預期,台灣沒法抵抗,美國要打這張牌也力有不逮,以為可用的牌變成廢牌,為免夜長夢多,與中國談判時還是及早爭取得些結果為妙。

 

加逾10%關稅仍高,傷人自殘

 

  中方的談判者其實毋須這麼快便與美國達成第一輪協議,多拖兩三個月,美國人民會更加感受到關稅戰所帶來的痛苦。

 

美國開打關稅戰,令自己人民生活負擔增加。(AP)

 

  朋友告知,他近日要買一中國造的禮物送給在美國的孫女作生日禮物,本來價錢是7美元,但現時要多加20美元交稅及作手續費。此種物價壓力需維持更長的時間,才可使美國人民印象深刻,更抗拒政客再搞自殘關稅戰。也許中國政府宅心仁厚,不想做得太絕,所以才提早談判,放美國一馬。

 

  不過,不要以為現時的關稅戰已塵埃落定,萬事大吉。特朗普縱然痛改前非,不再反覆無常,10%以上的關稅仍是非常高的,不利各國貿易。美國近半世紀以來,關稅在低位徘徊,1975年所有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率為3.9%,1995年已跌至2.5%,2017年關稅戰前更只得1.4%,隨著關稅戰開打,關稅在2024年才升至2.4%。此種低關稅有利於營造全球經濟一體化,推動全球生產力。

 

  90天暫緩期以後,若特朗普所受教訓仍不足夠,很可能美國對世界的關稅率還會提高。縱使樂觀一點,關稅是10%,對美國人民影響有多大?去年美國入口商品價值佔其GDP 11.31%,若徵收10%關稅,其作用與美國徵收10%銷售稅分別不大,關稅稅額便大約等於其GDP的1.131%。2024年聯邦政府(不計州政府)的總稅收(入息稅、社會安全稅與關稅)等於GDP的16.85%,若突然再增加上述的關稅,便等於總稅率上升了6.7%(1.131除以16.85),民間的負擔不可謂不沉重。

 

特朗普認為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無重大負面影響 (AP)

 

  特朗普一幫的人會說,美國歷史上也曾實施過高關稅,但經濟一樣有迅速發展,所以10%的關稅並無重大負面影響。表面看來,這說法有正確的部分,歷史上美國很長時間都是高關稅的。1830年,在所謂的「厭惡性關稅」實施兩年後,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平均稅率高達57.32%,遠高於上述的10%。在美國經濟迅猛增長的所謂「鍍金年代」(Gilded Age,1870至1900年),關稅率則從1870年的44.89%反覆下滑至1990年的27.5%,有下滑,但稅率依然極高。

 

  不過,這毫不證明特朗普正確,原因起碼有二。第一,那個年代剛值內戰結束,美國疆土大幅擴闊了,移民人數甚多,光是到加州掘金已帶來不少經濟效益;第二,19世紀美國並無入息稅,聯邦政府收入只靠關稅,其對入口商品的稅率雖高,但相對於GDP仍只是3%左右,遠低於近年聯邦總徵稅率所佔GDP幾乎達到的20%。

 

施政與時代脫節,動搖經濟根基

 

  美國的入息稅在1913年才成立,在此之前,聯邦政府總稅收(只有關稅,沒有其他稅種)只有GDP的3%,但其後入息稅不斷增加,1933年又引入其他稅種,美國便變成一個主要倚靠入息稅及低關稅的國家,整個經濟結構也作出調整至與此相適應,特別是在低關稅下,美國與其他國家發展出緊密的經貿關係及複雜的供應鏈,生產力大升。現時美國就算只把關稅稅率提高到10%,已是原本稅率的幾倍,足以動搖美國經濟的根本,對其貿易夥伴也有重大影響,害己害人,別人也會報復。美國要做的,是減開支減債,不是加關稅。

 

 

(本文原載於5月16日《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雷鳴天下 #特朗普 #關稅戰 #中美關係 #國際評論 #大國博弈 #美債 #稅收 #貿易戰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