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8-19Photo: 圖片由作者提供

台民眾從親美、疑美,走向仇美

  台灣從「親美」,走向「疑美」,甚至開始「仇美」。

 

  從2021年美國自阿富汗撤軍開始,向來期待在兩岸發生戰爭時美軍會大力馳援的台灣民眾,開始懷疑美國老大哥的可靠性,「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不脛而走,「疑美論」逐漸發酵。特朗普上任後以關稅壓榨台灣,民進黨當局只懂得跪舔回應,毫無作為,民眾的怒火除了燒向綠營外,仇美情緒正日益高漲。

 

特朗普以關稅和軍售無極限壓榨,令台灣民眾從親美轉為仇美。(The White House@X圖片)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雖說是針對全球,但端看各方的談判手段和籌碼,皆替自身爭取最大利益。日本在談判後期突然答應開放美國稻米進口,南韓提出大幅投資協助美國造船工業再次偉大,最終打動特朗普,兩者均獲得相對優惠的15%稅率。

 

  反觀民進黨當局在未談之前忙不迭的率先高舉白旗,同意最具殺傷力的籌碼台積電前往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並聲稱爭取到成為美方首批談判對象。談判過程始終以保密為由,不肯對民間透露進度和作出哪些讓步,因此也無從監督和討論。民進黨頻頻暗示,要爭取到和日韓一樣的15%關稅。

 

  當美方公布對台關稅為20%後,民進黨當局改口說會以此為基礎,爭取下降到15%。不過日本和美國在認定15%關稅是天花板、抑或以此疊加引發爭執後,美國終於幫忙打開賴清德的黑箱,澄清除了日、韓的關稅上限是15%不會疊加外,台灣則是「20%+N」。所謂「20%+N」稅率,是指台灣原本輸美產品稅率再疊加20%關稅。

 

  紡織品和自行車是「20%+N」重災區,原本稅率是10%到25%,疊加後最高達45%;塑橡膠稅率從最低的3%,疊加後最高是26%;工具機從4.7%拉高到24.7%。再加上政治因素操控的台幣升值,台灣的傳統產業可謂哀鴻遍野。

 

  老美對台壓榨還看不到想停手的跡象,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道指,「美方代表正像擠檸檬一樣壓榨台灣」,希望台灣全面開放市場。

 

  根據不同外媒獲得的消息,以及特朗普的發言,台積電對美投資不是1650億美元,而是3000億美元,還可能被迫入股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最終交出手上最先進的技術。台灣雖提出額外對美投資3000億美元,但美方獅子大開口要求提高到與日本相同的至少5500億美元,並明言其中3000億美元給軟體銀行孫正義在美國投資的「水晶之地AI園區」。

 

  農民向來是綠營的大票倉,卻被美國點名,要豬、牛、稻米等農產品全面開放進口而且零關稅。

 

  特朗普壓榨手段層出不窮,引起台灣各傳統產業恐慌、民怨四起,社會從原本「疑美」的氣氛,迅速上升到「仇美」地步。向來「親美」的民進黨亦受嚴重打擊,被傳媒批評綠營對美賣台不遺餘力,但卻賣不了個好價錢。

 

  在這輪仇美風潮下,賴清德第一個受到波及。具綠營背景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僅33.3%的民眾贊同賴清德的施政方式,54.4%表示不贊同,不滿意度遠超滿意度21.1個百分點。TVBS民調同樣顯示,賴清德的滿意度跌至28%,創下就職以來新低,不滿意度高達55%。

 

對美關稅談判無能,重挫賴清德民望。

 

  老美霸道維護自身利益是沒有下限的,國際上早已發生多次曾親美的國家或團體轉為反美的案例,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包括伊拉克、越南、古巴、伊朗,以及中東地區的部分國家和團體。這些親美轉反美的案例,背後往往存在著多種複雜的原因,包括美國的政策干預、經濟利益的衝突、民族主義和宗教等。

 

  台灣民間尤其是傳統產業被美國壓迫,政府又一籌莫展,已經到生計無著的地步。如果美國繼續無止境的壓榨,難保不會進入反美的階段,連帶衝擊綠營明年地方縣市長選舉,以及2028賴清德的連任之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更多台灣熱話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台灣 #台灣熱話 #港台評論 #賴清德 #美國 #特朗普 #關稅戰 #民進黨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