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7-06-22

專訪陳志雲 跌盪人生 致勝術

 

後記 戲如人生

 

  陳志雲在商台的職銜是首席智囊,毋須兼顧管理工作,他說,終於有時間重拾興趣,「40幾近50歲的時候,我去南極,忽然覺得,我們以為自己做到很多嘢,但在大自然的世界,真係細到連粒塵都不如,那時 候,我開始思考人生下半場,就是應該搵返自己真正的興趣。」屈指一算,當時他仍是無綫電視業務總經理。

 

陳志雲在節目讓很多受訪者「吐真言」,原來他的說話技巧跟他從戲劇學習所得有關。

 

  輾輾轉轉,工作穩定下來,他所說的重拾興趣是踏台板,去年10月,他演了一套舞台劇《莎士对比亞》,飾演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今個月底他再演舞台劇《雷雨对日出》,飾演中國劇作家曹禺及其作品內的角色,要一人分飾多角,要反串也要飾演莫扎特,他至今仍與導演苦惱是否要戴假髮。戲劇之所以吸引陳志雲,因為「戲如人生」。

 

 

《志雲飯局》聆聽受訪者心聲

 

  「戲劇是關於人,通過劇作家,他點樣睇人生,點睇人同人的溝通相處。」陳志雲似是朋友的「心靈雞湯」,很會安慰人,當主持人時,他很會令受訪者說出心底話,最經典一幕是他主持《志雲飯局》訪問「淫照風波」後首度受訪的阿嬌,在節目首談事件。他說自己不太會閱讀人,只是戲劇令他學懂人與人之間,聆聽是非常重要,「一個靜默,一個休止符號,一個給對方百分百的聆聽機會,對方就願意分享更多。」

  

  有時候與朋友相處,我們很怕相對無言的靜止空間,令人感覺周身不舒服,陳志雲卻覺得這一種不舒服,正好令對方說更多,「可能愈講愈多,真相就會流露出來,有時A同B講嘢,唔係講得最多的是控制到環境那一個。」

 

  在舞台上,可以有千百萬種突發事件發生,自己或對手忘記台詞、台下觀眾反應不似如期、道具出錯等,陳志雲再次引用自己的「金句」,「在舞台上的演出,不可以百分百投入,應該七成投入,三分清醒,因為你不知會發生甚麼事,人生路程都會,因為你可以在你的生命有些莫名奇妙的變化,你點樣面對呢?」

 

陳志雲主張博雅教育,大學時他修讀舞台製作,也不為未來職業鋪路,只為興趣。

 

  經歷過莫名奇妙的變化後,陳志雲安於活在當下,而且他一直不相信人生規劃,「幾多歲做乜、幾多歲做乜,邊有得咁樣規劃,又是『五毫子一擔』的道理,你做好今日,就會令每一個昨日很快樂,明日都是有一個有希望的幻象。」

 

Source: 《iMONEY智富雜誌》

【你點睇?】【你點睇?】中美經貿會談獲實質進展,雙方發佈聯合聲明並互降關稅。你對接下來的磋商是否有信心?► 立即投票

更多行政人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陳志雲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