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移民英國|英國政府宣布上調國民最低工資,打工仔福音?或經濟困境下更難受聘?
今年4月,英國政府宣布上調國民最低工資,年滿21歲或以上者,最低時薪從11.44英鎊增至12.21英鎊,對很多靠最低工資生活的人來說,這當然等於「加人工」,聽落是一件好事。可惜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這份看似的「福音」,對不少新移民反而變成了另一道障礙。
「最低工資高了,咖啡店請人卻更挑剔」
港人朋友F說,幾年前在英國求職,情況截然不同。那時候,就算找不到文職,隨便投超市、咖啡店,總有機會面試。但自從最低工資愈來愈高,連這些門檻低的工種都愈來愈難入場。僱主寧願請本地學生,未滿21歲,工資比成人低,而且更「地道」,溝通方便、熟悉文化。
事實上,英國通脹嚴重,商家成本節節上升,當最低工資提升,本來就掙扎的小店和餐廳只有裁員,甚至倒閉,港人聚居地薩頓(Sutton)大街,也算是倫敦南部的中產區,短短一兩年間,已「改頭換面」,小店倒閉,很多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店、甚至大型連鎖店都轉手經營。如果是英國較窮困的地區,情況應該更加嚴峻,生意都做不住,何來「加人工」?
當更多小店倒閉,人人都失業,僅有的空缺自然供不應求,隨便一間不起眼的咖啡店,都能收到十幾份履歷,這在幾年前幾乎難以想像。結果,僱主對求職者的要求只會愈來愈高,時薪12.21英鎊換來的是「至少兩年英國餐飲經驗」、「能接受不定時夜班」,還要想辦法在面試當中贏得本地求職者。
對新移民來說,問題已不是人工高不高,而是有沒有工做。最低工資上調,不容置疑是對在英「打工仔」最基本的尊重,然而在經濟壓力與市場結構變動下,對新移民來說,比起對薪水的期盼,或許更應該準備的是,如何取得一張穩跑入場券,和被看見的價值。
義工先行 累積第一張「入場券」
對剛到埗的港人來說,不妨考慮由社區中心、教會或慈善機構開始,先做義工累積本地經驗。這些經歷雖然不是「受薪」工作,但卻可以寫進履歷,成為第一塊踏腳石。尤其對想找回專業工作的朋友來說,更是熟悉本地文化、拓展人脈的好途徑。至少,先讓人「見到你」,才有下一步被聘請的可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