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5-12

1% AI超級使用者,將掌握99%的資源和機會 英文—AI江湖的權力遊戲

  未來人才的競爭力,一定會由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走向AI落差(AI Divide),會用AI的人和不會用AI的人,正向兩極發展。

 

  未來,1%的AI超級使用者,將會掌握99%的資源和機會,不只是個人,也是公司,企業,乃至國家,而我認為,英語國家將會更強勢。

 

  以一個五歲的小孩子為例,如果一個已經具備中英文繪畫能力,而另一個只懂中文,兩人與AI互動,可以學習到的講道和深度,一定會出現落差。

 

  英語小孩對著AI喊Hey GPT,用Python寫個量子力學模擬器!中文小孩還在教AI識別方言、古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全球約有7000種語言,但AI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數據主要來自網際網路,而英文是網路上最主要的語言。

 

  現在流行的AI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高度倚賴從網上獲取的數據,因而明顯集中在數位化程度高,而且人口多而且使用人多的語言,這個肯定是英文,進而讓英語體系國家在AI競爭中取得優勢,如果一個語言體系不被AI模型所認識,而使用該語言能夠受益於AI的程度就會相對受限,甚至可能被加速邊緣化,別小看言語之間帶來的差距。

 

  英文內容在網頁、學術論文、社交媒體、程式碼庫等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例如,維基百科的英文版本條目數量遠超其他語言,GitHub上的開源程式碼也以英文為主。這種數據的豐富性使得英文在模型訓練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進而讓模型在理解和生成英文內容時表現更為精準和多樣。

 

  技術生態的英語中心化AI的研發生態高度集中在英語國家,如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頂尖的AI研究機構(如OpenAI、Google Research)和大學(如MIT、Stanford)主要以英文發表研究成果,開源工具和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也以英文為主要語言。

 

 

  文化與經濟影響力英語國家的文化輸出(如美國電影、Netflix、流行音樂)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這不僅促進了英文數據的生成,也使得AI模型在理解英語文化脈絡時更為熟練。

 

 

  英文數位經濟高度發達,涵蓋電商、移動支付、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在例如智能客服、語音助手和內容推薦系統這些場景中有廣泛應用。如今隨著ChatGPT,以及來自Creative Diffusion、MidJourney和Adobe Firefly等視覺創作技術出現,它已經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此外,英語國家的經濟實力使其能夠投入更多資源於AI基礎設施建設,如數據中心、雲端運算和高性能GPU,進一步拉開與其他語言體系的差距。

 

  這使得英文成為AI技術交流的通用語言,非英語使用者若想參與尖端AI研發,必須具備流利的英文能力,否則將難以跟上技術進展。

 

  當資源集中在少數玩家之上,恐怕這次由AI帶來的技術變革,將會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百度、騰訊等企業推出的中文大模型(如文心一言、通義千問)專注於中文語境的優化。中國的防火長城(GFW)限制了全球數據的流通。

 

  想像下兩個小孩子人機大戰:這差距好比廣場舞大媽和Elon Musk的代溝還大!

 

 

  不懂英文,不懂如何寫Prompts,在人工智慧時代真的是死路一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改朝換代Digital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數碼營銷 #數碼 #AI #Python #Grok #數碼鴻溝 #ChatGPT #OpenAI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