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一個比巴菲特更穩陣的操作
美股大升多年,來到歷史高位,不少人見特朗普常用行政命令手法治國,感覺不確定性大增,因而考慮在高位沽股套現。套現後,資金有何好去處?等待好機會重新再入市?若沒有一個資產配置的概念,變相time the market,所謂「低買高賣」難度甚高,大多數投資者皆失敗收場。因此,套現前最好先想好安置資金的地方,令投資更穩陣。
此時此刻,巴菲特持有前所未有的大量現金,他如何處置資金靜心等機會呢?他多數會保留現金及買入美債收息。作為散戶,有甚麼比這個操作更穩當呢?先不談那些高難度動作,例如沽出部分持股再作對沖之類,這裏想討論一些散戶都能輕鬆做到的穩陣操作,就是減債。例如清還樓宇按揭,因為往日你欠下一個債,付出3%債息成本,今天把它還掉,變相保證有3%回報,這個回報比巴菲特的操作更有保證。
樓按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利息未必是重點,個人開支的現金流更值得關注。假設一份500萬元按揭,分30年供,多年前的H按Plan計算下,每月約供款18000元,每年支出就是216000元。假設利息不變,這個供款額會一直維持30年。而18000元的供款額當中,本金與利息的比率會隨著年期調整。
對已供款多年的業主來說,清還樓宇按揭能帶來穩定回報。(Shutterstock)
試想想,開始按揭計劃不久後就想把按揭清還,需要500萬元,省得每年216000元的供樓支出,約4.3%,這個不是利息,而是省下的個人財務現金流。假設供樓多年之後,如今未清還按揭只剩下100萬元,要把按揭清還,只需要100萬元,同樣省下每年216000元的供樓支出,省下現金流的假想回報達21.6%。這個現金流回報效能跳升,明顯來自多年來的供款,例如用了20多年清還了400萬元所致。重申一次,這只是影響個人財務現金流,與利息計算無關。
有人偏向保留按揭,因為供樓按揭的利息部分能免稅,寧願找其他投資回報,又或者善用銀行提供的Mortgage Link戶口作對沖。借此可以深入一點解釋,有關免稅部分,小心因小失大,以剛才例子,一年供款利息只不過10萬元左右,就算達最高稅率17%,這是少於2萬元的數字,相對整份資金的處理實在微不足道。
加上,這個操作主要不是針對利息問題,而是現金流。供款18000元,當中利息部分在供款初期佔一半左右,後期會不斷下跌,而Mortgage Link戶口多只能做總按揭金額的一半,即一半的一半,所以只能大約產生4000多元的利息而已,並不能立竿見影地減省18000元的供款現金流。當然,還有另一半金額可放到其他投資,但這也是投資風險問題,追樓按利息部分需要3%回報,連同本金部分需要超過6%回報,要得到這個回報,哪有無風險的保證?
過去投資環境好,利率低迷多年,盡用槓桿令不少人加速致富,以前亦分享過「資產負債跑馬仔」的概念(見連結)。如今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大增,利率被暗暗上調了不少,同樣500萬元的按揭,當下的按揭計劃起碼需要每月還款近25000元,每年供樓開支即約30萬元,整個計算大不同。已經供款多年的,此刻減債,值得考慮。
相關連結: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