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为确保不会错过最新的内容。请重新载入页面。立即重新载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全新特别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莫卧儿王朝瑰宝」展览)今天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展期为 2025 年 8
月 6 日至 2026 年 2 月 23 日。展览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独家赞助,为香港首个全面展示莫卧儿王朝艺术的大型展览。本次特别展览精选逾 100 件莫卧儿王朝(1526–1857 年)黄金时代的艺术瑰宝,涵盖绘画、珠宝、建筑构件、兵器、纺织品、陶瓷等多个类别,呈现其多元艺术风格与工艺巅峰,亦展示中国与莫卧儿宫廷之间的艺术交流。
相同主题的特别展览曾于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首次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成功举办。是次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为亚洲的唯一一站,香港展览在伦敦展览的基础上,突出莫卧儿宫廷与中国及其他文化交流的故事、丰富了莫卧儿王朝历史的内容,并邀请香港艺术家在展览设计中加入多媒体互动装置和香港元素,让展览更贴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观众。此次展览,除了来自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珍品,亦包括科威特、英国及其他国际重要珍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以及梦蝶轩收藏也提供了一些精彩的展品。
开幕嘉宾今天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特别展览,包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南亚艺术部策展人 Emily Hannam、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总经理(文化)刘可仪博士、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署理行政总裁颜金施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立 馆使命之一。这次举办『莫卧儿王朝瑰宝』展览,有助进一步巩固博物馆作为中外文化对话平台的关键角色,推动世界多元艺术文化交融。展览不仅展现了莫卧儿王朝期间的非凡艺术成就,还探讨其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特点,也彰显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独特地位。我们期望这个展览能让观众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有更深的认识。」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南亚艺术部策展人Emily Hannam 表示:「这次展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更多观众深入探索莫卧儿宫廷的国际艺术与文化。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香港观众分享来自这个充满艺术与设计的历史时期的卓越工艺作品,并首次展示以往未曾公开的珍稀瑰宝。」
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总经理(文化)刘可仪博士表示:「我们很荣幸支持『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展览。作为香港首个全面展示莫卧儿王朝艺术的大型展览,其将透过一系列的导赏团、工作坊和讲座等,提升公众对莫卧儿王朝的卓越艺术成就及其对全球文化历史贡献的认识。」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 2024 年首办「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期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莫卧儿王朝瑰宝」展览是双方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
以新的策展视角,展现莫卧儿王朝黄金时代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交流
16 世纪至 17 世纪,莫卧儿王朝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王朝之一,开启了南亚文化艺术的一个黄金时代。在阿克巴(1556–1605 年在位)、其子贾汉吉尔(1605–1627 年在位)及其孙沙贾汗(1628–1658 年在位)三位最具代表性的皇帝支持下,莫卧儿宫廷艺术繁荣发展,形成了多元、兼容并蓄的特色。莫卧儿王朝汲取南亚、中国、伊朗、欧洲等地的文化元素,逐步形成新的宫廷艺术风格,甚至对後世仍有影响。
本展览运用新的策展视角,特别聚焦莫卧儿宫廷与同时代的中国明清(1368–1911 年)宫廷之间的文化交流。在热衷文化事业的君主的推动下,两地的宫廷艺术得以长足发展,并以开放的态度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新。例如,莫卧儿宫廷玉器吸纳了中国艺术的造型和纹饰;而干隆帝(1736–1795 年在位)则对莫卧儿玉雕极为欣赏,命中国宫廷工匠仿制此类艺术品。
第一单元「新时代的开拓者——阿克巴皇帝(1556–1605 年在位)」聚焦阿克巴皇帝推行宗教宽容政策、设立多元宫廷作坊,莫卧儿艺术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新风格。阿克巴统治时期正值莫卧儿艺术发展的初期,展出的拇指指环体现出该时期的多元美学。其他重点展品包括储物箱,这类由贝壳装饰而成的工艺品深受莫卧儿皇室的喜爱。储物箱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珍藏的中国明代花卉盆景图平头案对照展出,相映成趣,体现了莫卧儿与中国工匠的精工和巧思。
第二单元「世界珍宝的探索者——贾汉吉尔皇帝(1605–1627 年在位)」探讨贾汉吉尔皇帝对推动莫卧儿艺术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延续了其父对艺术赞助的传统,并积极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宝。重点展品包括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 年)烧制的黄釉盘,这件外交礼品反映了 16 至 17 世纪亚洲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重要展品为白玉吊坠,很可能曾由贾汉吉尔
皇帝佩戴,吊坠饰有戴胜鸟纹——波斯文化中智慧之王的象征。此件以祖母绿及红宝石镶嵌而成的吊坠,展现了南亚独特的珠宝镶嵌「昆丹」工艺。
第三单元「人间天堂的营造者——沙贾汗皇帝(1628–1658 年在位)」展示了莫卧儿艺术巅峰时期的杰作,作品以其华丽的风格和繁密的花纹而闻名。沙贾汗皇帝最为世人所知的艺术贡献是为其爱妻建造的陵墓——泰姬陵。满布的花朵图案不仅装点了泰姬陵,更见于珠宝、纺织品与绘画当中,以此寓意王朝如同天堂花园般美好而永恒。重点展品包括碧玉酒碗,此碗模仿花卉造型,饰有当时流行的花卉纹样,展现了莫卧儿王朝工艺的极高成就。
沉浸式泰姬陵之旅、与香港艺术家合作、创新学习活动体验
展览以沉浸式数码媒体展示「泰姬陵:永恒之爱与建筑瑰宝」配合泰姬陵相关文物揭开序幕,介绍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其背後的历史故事。这座美轮美奂的陵墓由莫卧儿王朝
最重要的艺术推动者之一、沙贾汗皇帝所建,以纪念他挚爱的皇后慕塔芝.玛哈(1593–1631年)。展览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博物馆特别邀请了香港艺术家兼建筑师萧国健带领本地艺术家团队,在展厅内创作了一系列以展品为灵感的壁画,向莫卧儿王朝艺术瑰宝致敬,亦在壁画中融合了莫卧儿与香港建筑和艺术元素。
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教育活动,展厅内设有触感体验区,观众可以触摸艺术品制作材料,了解莫卧儿宫廷艺术品的精湛工艺。展厅内还设互动装置,观众可通过性格测验,找到最适合自己收藏的莫卧儿艺术精品。博物馆还会提供导赏团、语音导赏、学术讲座和伊斯兰书法工作坊等活动和服务。另外,除了繁体中文和英文展览说明外,访客可以通过扫描展厅内的二维码,获取简体中文、日文和韩文版的展览主要内容。
一般门票及夏日亲子组合优惠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展览今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 8 正式开放参观,展期至 2026 年 2 月 23 日。此特别展览的成人门票为港币 150 元,特惠门票*为港币 75 元,上述门票均包含于同日参观博物馆专题展览(展厅1 至 7)。访客可凭全馆通行门票参观专题展览(展厅 1 至 7)及特别展览(展厅 8 及 9),票价为港币 200 元,特惠门票*为港币 100 元。访客可透过西九文化区的网上售票平台或票务合作伙伴购买,详情参阅博物馆网站。
此外,博物馆由 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推出亲子门票组合优惠,适合暑期参观特别展览的家庭,购买两张成人门票及一张儿童(7 至 11 岁)门票可享高达八折优惠。优惠详情请参阅博物馆网站 「门票」专页。
封面图片:吊坠;莫卧儿宫廷作坊;约 1610–1620 年;玉镶红宝石、祖母绿、金;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02535(IS);©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图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今天起向公众开放,开幕嘉宾前来参观展览。
图二: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图三及四:
1571 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尔普尔接受阿兹姆汗的款待
贾根、阿西尔、苏尔达斯、马达夫(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 1590–1595 年纸本、不透明水彩、金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IS.2:94–1896, IS.2:95–1896
这两幅画作源自《阿克巴回忆录》,一部由阿克巴皇帝敕令编纂的官方编年史,此套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所藏的版本由逾五十位莫卧儿宫廷的艺术家合作绘制。画作描绘了 1571 年阿克巴皇帝和他的义兄阿兹姆汗在德帕尔普尔城举办宫廷宴会的场景,其下方边框处写有四位宫廷画家的波斯文姓名。右侧画面的正中央是坐于大帐下的阿克巴皇帝,六方形王座是其皇权的象征。另外,宴会中使用的各式西亚造型的金属杯盘及执壶,反映出当时曾有伊朗工匠在莫卧儿宫廷作坊供职,并参与了金属器的制作。
图五:
云龙花卉纹片
中国
明,或 16 世纪早期纳纱绣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 2025.CH-HKPM.478
此件饰有龙纹及莲花纹样的织品,与旁边展示的莫卧儿华盖有相似的政治功能。在中国,云龙纹常用以昭示皇帝的至尊地位,因此它很可能是皇家御用之物。纱绣是一种以纱作绣底,并用丝线戳绣花纹的精湛刺绣工艺。由于丝线比纱线粗,所以刺绣能盖住纱底的经纬,使得成品的纹饰极为鲜明突出。
图六:
吊坠
莫卧儿宫廷作坊
莫卧儿王朝,约 1610–1620 年玉、红宝石、祖母绿、金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02535(IS)
这件吊坠上的戴胜鸟装饰,象征着波斯文化的智慧之王――苏莱曼(所罗门王)。莫卧儿历代皇帝均认为苏莱曼是王者的楷模,并与之相提并论。而在吊坠的背面,则雕刻了一句《古兰经》经文。吊坠上的所有宝石均完美无瑕,戴胜鸟的眼睛均以小颗粒的祖母绿镶嵌而成,并运用了极为高超的昆丹镶嵌工艺。这件精美的戴胜鸟吊坠,很可能是贾汉吉尔皇帝的御用之物。
图七:
壁挂
古吉拉特邦
莫卧儿王朝,约 1650‒1700 年棉布刺绣、丝线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IS.168–1950
此件精美的刺绣壁挂原应用于装饰莫卧儿宫廷的墙壁或⑤户。壁挂中心的花卉纹样是 17 世纪莫卧儿艺术中最流行的设计纹样之一,还可见于建筑、绘画等艺术品类。或许受到欧洲植物图谱的启发,莫卧儿艺术家将花卉图样描绘得十分逼真。此壁挂由莫卧儿王朝统治下的古吉拉特邦的男性织工制成,他们的作品不仅广泛应用于莫卧儿宫廷中,更大量外销至欧洲。古吉拉特邦的精致织绣品到今日仍享有盛誉。
图八及九:「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
图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邀请香港建筑师萧国健带领本地艺术家团队,在展厅内创作一系列以精选文物为灵感的壁画。
四组色彩绚丽的壁画设计,在博物馆团队的协作下,巧妙融合莫卧儿王朝与香港的艺术及建筑元素,展现出共同或相似的美学和符号。©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图十一: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莫卧儿王朝瑰宝——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特别展览多媒体项目「泰姬陵:永恒之爱与建筑瑰宝」©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