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2025
以步行當作運動?研究:餐後散步10分鐘減慢性便秘!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也要多走路
上星期專欄文章分享最新研究結果,指出日行 7000 步已有顯著健康益處。對於無定時運動人士,以行路作為運動,也屬於健康策略。有讀者問及,不經常運動者應何時散步或步行,對健康有最大益處?
Read more:
每天走幾多步最有益?最新研究推翻萬步迷思:走夠7,000步,或可減這7大健康風險!
最佳散步時間:餐後
對於不經常運動人士,的確步行也可帶來健康益處。若果可每天餐後散步,會獲得以下健康效益:
#1降低餐後血糖(對象:胰島素阻抗人士或糖尿病患者)
進食後進行中強度急步行,有助防止餐後血糖飆升。餐後走路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益處。不過,有研究指出,即使並沒有患上糖尿病的人士,餐後散步 30 分鐘亦同樣能穩定血糖。研究亦指出,相比飯後 1 小時才開始步行,餐後立即步行的健康效果最佳。
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請注意:增加運動量會改變胰島素劑量需求,請先與糖尿病護士或註冊營養師討論,才可安全增加運動量。
#2加速腸道蠕動(對象:慢性便秘患者)
對於患有慢性便秘,或經常餐後感到有風脹痛者,餐後走路有助改善症狀。研究指出,只需 10 至 15 分鐘的散步,已可有效改善腸道不適症狀。事實上,早於六月中的專欄文章亦有提到,改善腸道蠕動直接有助舒緩便秘。
Read more:
護腸不只Eat Clean!長期一日兩餐、如廁時愛玩手機?戒掉3個壞習慣,全方位鞏固腸道健康!
慢性便秘患者可嘗試以下策略:
- 早餐在家中進食後再上班,可做到「餐後散步」
- 午餐約在街外進食,亦可餐後散步;若是帶飯上班,可在飯後外出走走
- 晚餐後落街散步
#3 降血壓(對象:高血壓患者)
大家都知道做運動有助降血壓,但以走路散步的較慢速度是否有效,可能未必清楚。2021 年一項意大利研究招募了 259 位完全不運動的高血壓患者,全部志願者的上壓超過 130。當中部分人未服用血壓藥,亦有群組服用三款降壓藥物;即使服藥者,血壓仍偏高。
研究結果顯示,一年內每天以步行作為運動的人士,平均每人步行 220 小時,即平均每天步行 36 分鐘,全部參與者的上壓指數明顯降低。服用降壓藥的群組效果更佳。此外,較近期的一項大型綜合研究(2023 年)分析了 73 項先前刊登的研究後也指出,走路步行可同時降低上壓與下壓,平均上壓降低 4.11 mmHg,下壓則降低 1.79 mmHg。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 立即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