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 ||||||||||||||||||||
- 集团股份亦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编号为000039。 - 集团主要从事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空港与物流装备与消防与救 援设备的制造业务,以及物流服务、金融及资产管理及循环载具等业务。 | ||||||||||||||||||||
业绩表现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按照中国会计准则,2024年度,集团营业额上升39%至1776﹒64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应 占溢利(扣除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的权益)增长7倍至28﹒65亿元。年内业务概况如下: (一)年内,集团之资产减值损失收窄20﹒9%至4﹒16亿元,信用减值损失扩大2﹒4倍至4﹒92亿 元; (二)集装箱制造:营业额上升1﹒1倍至615﹒3亿元,占总营业额34﹒6%,净利润增长1﹒3倍至 40﹒88亿元。年内,集团普通乾货集装箱累计销售343﹒36万TEU,增长4﹒2倍;冷藏集 装箱累计销售13﹒86万TEU,增长49﹒8%; (三)道路运输车辆:营业额减少16﹒6%至207﹒55亿元,占总营业额11﹒7%,净利润下跌 55﹒8%至10﹒81亿元。年内,在全球销售各类半挂车10﹒2万辆; (四)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营业额增加1﹒9%至254﹒43亿元,占总营业额14﹒3%,净利 润减少14﹒3%至7﹒32亿元;其中,中集安瑞科旗下清洁能源分部实现营业收入增加15﹒3% 至171﹒83亿元; (五)海洋工程:营业额增长60%至163﹒93亿元,业绩转亏为盈,录得净利润2﹒24亿元; (六)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营业额上升2﹒3%至70﹒91亿元,净利润增长19﹒2%至 2﹒65亿元; (七)物流服务:营业额增加57﹒8%至311﹒9亿元,占总营业额17﹒6%,净利润上升1﹒3倍至 4﹒37亿元; (八)金融及资产管理:营业额减少6﹒3%至20﹒77亿元,净亏损收窄26﹒1%至18﹒04亿元; (九)循环载具:营业额下降16﹒6%至23﹒56亿元,净亏损扩大2﹒1倍至2﹒29亿元; (十)於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货币资金为216﹒21亿元,银行借款及其他借贷为 391﹒26亿元,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为61%(2023年12月31日: 60%)。 | ||||||||||||||||||||
公司事件簿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
- 2021年9月,集团以10﹒84亿美元收购Maersk Container Industry全部 权益,其主要从事制造及向联运行业的客户销售冷藏集装箱及冷机。2022年8月,由於经营者集中审查面 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其可能导致交易先决条件未能达成,集团与卖方决定终止收购事项。10月,集团宣布已 签订和解协议,集团须向卖方支付和解费用8500万美元。 - 2021年11月,集团全资持有之中集融资租赁获投资者注资1﹒28亿元人民币,并以18﹒37亿元人 民币出售该公司合共7﹒56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完成後,集团持有该公司权益减至45﹒4318%, 其主要在集装箱、海工船舶及模块化建筑等业务领域提供融资服务。 - 2021年12月,集团出资18亿元人民币与控股股东招商局集团及其他合营夥伴成立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 术发展,并占9%权益。该公司将主要从事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销售等业务。 | ||||||||||||||||||||
股本变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