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活動簡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與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全新特別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今天起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展期為 2025 年 8月 6 日至 2026 年 2 月 23 日。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為香港首個全面展示莫臥兒王朝藝術的大型展覽。本次特別展覽精選逾 100 件莫臥兒王朝(1526–1857 年)黃金時代的藝術瑰寶,涵蓋繪畫、珠寶、建築構件、兵器、紡織品、陶瓷等多個類別,呈現其多元藝術風格與工藝巔峰,亦展示中國與莫臥兒宮廷之間的藝術交流。
相同主題的特別展覽曾於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首次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成功舉辦。是次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為亞洲的唯一一站,香港展覽在倫敦展覽的基礎上,突出莫臥兒宮廷與中國及其他文化交流的故事、豐富了莫臥兒王朝歷史的内容,並邀請香港藝術家在展覽設計中加入多媒體互動裝置和香港元素,讓展覽更貼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觀眾。此次展覽,除了來自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珍品,亦包括科威特、英國及其他國際重要珍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賀祈思收藏,以及夢蝶軒收藏也提供了一些精彩的展品。
開幕嘉賓今天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觀特別展覽,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孔令成、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南亞藝術部策展人 Emily Hannam、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文化)劉可儀博士、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顏金施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立 館使命之一。這次舉辦『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有助進一步鞏固博物館作為中外文化對話平台的關鍵角色,推動世界多元藝術文化交融。展覽不僅展現了莫臥兒王朝期間的非凡藝術成就,還探討其文化藝術兼容並蓄的特點,也彰顯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樑的獨特地位。我們期望這個展覽能讓觀眾對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鑒有更深的認識。」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南亞藝術部策展人Emily Hannam 表示:「這次展覽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更多觀眾深入探索莫臥兒宮廷的國際藝術與文化。我們非常高興能夠與香港觀眾分享來自這個充滿藝術與設計的歷史時期的卓越工藝作品,並首次展示以往未曾公開的珍稀瑰寶。」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文化)劉可儀博士表示:「我們很榮幸支持『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展覽。作為香港首個全面展示莫臥兒王朝藝術的大型展覽,其將透過一系列的導賞團、工作坊和講座等,提升公眾對莫臥兒王朝的卓越藝術成就及其對全球文化歷史貢獻的認識。」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2024 年首辦「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期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簽署了合作意向書,「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是雙方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
以新的策展視角,展現莫臥兒王朝黃金時代的藝術成就與文化交流
16 世紀至 17 世紀,莫臥兒王朝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王朝之一,開啓了南亞文化藝術的一個黃金時代。在阿克巴(1556–1605 年在位)、其子賈漢吉爾(1605–1627 年在位)及其孫沙賈汗(1628–1658 年在位)三位最具代表性的皇帝支持下,莫臥兒宮廷藝術繁榮發展,形成了多元、兼容並蓄的特色。莫臥兒王朝汲取南亞、中國、伊朗、歐洲等地的文化元素,逐步形成新的宮廷藝術風格,甚至對後世仍有影響。
本展覽運用新的策展視角,特別聚焦莫臥兒宮廷與同時代的中國明清(1368–1911 年)宮廷之間的文化交流。在熱衷文化事業的君主的推動下,兩地的宮廷藝術得以長足發展,並以開放的態度促進文化交流和創新。例如,莫臥兒宮廷玉器吸納了中國藝術的造型和紋飾;而乾隆帝(1736–1795 年在位)則對莫臥兒玉雕極爲欣賞,命中國宮廷工匠仿製此類藝術品。
第一單元「新時代的開拓者——阿克巴皇帝(1556–1605 年在位)」聚焦阿克巴皇帝推行宗教寬容政策、設立多元宮廷作坊,莫臥兒藝術出現了獨具特色的新風格。阿克巴統治時期正值莫臥兒藝術發展的初期,展出的拇指指環體現出該時期的多元美學。其他重點展品包括儲物箱,這類由貝殼裝飾而成的工藝品深受莫臥兒皇室的喜愛。儲物箱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明代花卉盆景圖平頭案對照展出,相映成趣,體現了莫臥兒與中國工匠的精工和巧思。
第二單元「世界珍寶的探索者——賈漢吉爾皇帝(1605–1627 年在位)」探討賈漢吉爾皇帝對推動莫臥兒藝術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延續了其父對藝術贊助的傳統,並積極收藏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寶。重點展品包括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 年)燒製的黃釉盤,這件外交禮品反映了 16 至 17 世紀亞洲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另一重要展品為白玉吊墜,很可能曾由賈漢吉爾
皇帝佩戴,吊墜飾有戴勝鳥紋——波斯文化中智慧之王的象徵。此件以祖母綠及紅寶石鑲嵌而成的吊墜,展現了南亞獨特的珠寶鑲嵌「昆丹」工藝。
第三單元「人間天堂的營造者——沙賈汗皇帝(1628–1658 年在位)」展示了莫臥兒藝術巔峰時期的傑作,作品以其華麗的風格和繁密的花紋而聞名。沙賈汗皇帝最為世人所知的藝術貢獻是為其愛妻建造的陵墓——泰姬陵。滿佈的花朵圖案不僅裝點了泰姬陵,更見於珠寶、紡織品與繪畫當中,以此寓意王朝如同天堂花園般美好而永恆。重點展品包括碧玉酒碗,此碗模仿花卉造型,飾有當時流行的花卉紋樣,展現了莫臥兒王朝工藝的極高成就。
沉浸式泰姬陵之旅、與香港藝術家合作、創新學習活動體驗
展覽以沉浸式數碼媒體展示「泰姬陵:永恆之愛與建築瑰寶」配合泰姬陵相關文物揭開序幕,介紹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及其背後的歷史故事。這座美輪美奐的陵墓由莫臥兒王朝
最重要的藝術推動者之一、沙賈汗皇帝所建,以紀念他摯愛的皇后慕塔芝.瑪哈(1593–1631年)。展覽設計的另一個亮點是博物館特別邀請了香港藝術家兼建築師蕭國健帶領本地藝術家團隊,在展廳內創作了一系列以展品為靈感的壁畫,向莫臥兒王朝藝術瑰寶致敬,亦在壁畫中融合了莫臥兒與香港建築和藝術元素。
博物館將舉辦一系列教育活動,展廳內設有觸感體驗區,觀眾可以觸摸藝術品製作材料,了解莫臥兒宮廷藝術品的精湛工藝。展廳內還設互動裝置,觀眾可通過性格測驗,找到最適合自己收藏的莫臥兒藝術精品。博物館還會提供導賞團、語音導賞、學術講座和伊斯蘭書法工作坊等活動和服務。另外,除了繁體中文和英文展覽說明外,訪客可以通過掃描展廳內的二維碼,獲取簡體中文、日文和韓文版的展覽主要內容。
一般門票及夏日親子組合優惠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展覽今天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 8 正式開放參觀,展期至 2026 年 2 月 23 日。此特別展覽的成人門票為港幣 150 元,特惠門票*為港幣 75 元,上述門票均包含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展廳1 至 7)。訪客可憑全館通行門票參觀專題展覽(展廳 1 至 7)及特別展覽(展廳 8 及 9),票價為港幣 200 元,特惠門票*為港幣 100 元。訪客可透過西九文化區的網上售票平台或票務合作夥伴購買,詳情參閱博物館網站。
此外,博物館由 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推出親子門票組合優惠,適合暑期參觀特別展覽的家庭,購買兩張成人門票及一張兒童(7 至 11 歲)門票可享高達八折優惠。優惠詳情請參閱博物館網站 「門票」專頁。
封面圖片:吊墜;莫臥兒宮廷作坊;約 1610–1620 年;玉鑲紅寶石、祖母綠、金;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今天起向公眾開放,開幕嘉賓前來參觀展覽。
圖二: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圖三及四:
1571 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茲姆汗的款待
賈根、阿西爾、蘇爾達斯、馬達夫(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 1590–1595 年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S.2:94–1896, IS.2:95–1896
這兩幅畫作源自《阿克巴回憶錄》,一部由阿克巴皇帝敕令編纂的官方編年史,此套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所藏的版本由逾五十位莫臥兒宮廷的藝術家合作繪製。畫作描繪了 1571 年阿克巴皇帝和他的義兄阿茲姆汗在德帕爾普爾城舉辦宮廷宴會的場景,其下方邊框處寫有四位宮廷畫家的波斯文姓名。右側畫面的正中央是坐於大帳下的阿克巴皇帝,六方形王座是其皇權的象徵。另外,宴會中使用的各式西亞造型的金屬杯盤及執壺,反映出當時曾有伊朗工匠在莫臥兒宮廷作坊供職,並參與了金屬器的製作。
圖五:
雲龍花卉紋片
中國
明,或 16 世紀早期納紗繡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賀祈思收藏 2025.CH-HKPM.478
此件飾有龍紋及蓮花紋樣的織品,與旁邊展示的莫臥兒華蓋有相似的政治功能。在中國,雲龍紋常用以昭示皇帝的至尊地位,因此它很可能是皇家御用之物。紗繡是一種以紗作繡底,並用絲線戳繡花紋的精湛刺繡工藝。由於絲線比紗線粗,所以刺繡能蓋住紗底的經緯,使得成品的紋飾極為鮮明突出。
圖六:
吊墜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 1610–1620 年玉、紅寶石、祖母綠、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這件吊墜上的戴勝鳥裝飾,象徵着波斯文化的智慧之王――蘇萊曼(所羅門王)。莫臥兒歷代皇帝均認為蘇萊曼是王者的楷模,並與之相提並論。而在吊墜的背面,則雕刻了一句《古蘭經》經文。吊墜上的所有寶石均完美無瑕,戴勝鳥的眼睛均以小顆粒的祖母綠鑲嵌而成,並運用了極為高超的昆丹鑲嵌工藝。這件精美的戴勝鳥吊墜,很可能是賈漢吉爾皇帝的御用之物。
圖七:
壁掛
古吉拉特邦
莫臥兒王朝,約 1650‒1700 年棉布刺繡、絲線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S.168–1950
此件精美的刺繡壁掛原應用於裝飾莫臥兒宮廷的牆壁或⑤戶。壁掛中心的花卉紋樣是 17 世紀莫臥兒藝術中最流行的設計紋樣之一,還可見於建築、繪畫等藝術品類。或許受到歐洲植物圖譜的啟發,莫臥兒藝術家將花卉圖樣描繪得十分逼真。此壁掛由莫臥兒王朝統治下的古吉拉特邦的男性織工製成,他們的作品不僅廣泛應用於莫臥兒宮廷中,更大量外銷至歐洲。古吉拉特邦的精緻織繡品到今日仍享有盛譽。
圖八及九:「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特別展覽
圖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邀請香港建築師蕭國健帶領本地藝術家團隊,在展廳內創作一系列以精選文物為靈感的壁畫。
四組色彩絢麗的壁畫設計,在博物館團隊的協作下,巧妙融合莫臥兒王朝與香港的藝術及建築元素,展現出共同或相似的美學和符號。©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圖十一: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特別展覽多媒體項目「泰姬陵:永恆之愛與建築瑰寶」©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日期、地點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10:00am - 8:00pm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地下票務處將於閉館前一小時關閉
收費
特別展覽門票(展廳1-7及8)「彈性時段門票」可於指定月份的博物館開放時間內使用,每票僅限入場一次:特惠門票:$90
特別展覽門票(展廳1-7及8)「指定時段門票」可於指定日期及時段入場,每票僅限入場一次:$150
特別展覽門票(展廳1-7及8)「指定時段門票」可於指定日期及時段入場,每票僅限入場一次:$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