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盜3》:新瓶舊酒的魔術續章
由魔術師佐治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 用攝影技術,逆轉時空,創造出科幻始祖《月球之旅》 (Le Voyage dans la Lune)。電影不再拘泥於寫實,配得上「幻術」的別稱:表面擬真,實則是藝術手腳。後來史高西斯 (Martin Scorsese) 的奇幻片《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 (Hugo)便致敬了這段歷史,重演影像最初的精彩。到了現代,電影和魔術重遇,難免有尋根的趣味。因為內容和形式都有真相待揭穿,所以惺惺相惜。無論是科幻色彩的《死亡魔法》(The Prestige),抑或愛情傑作《魔幻至尊》(The Illusionist),都在封建社會執著地造夢。連港產片也填補過類似元素的空缺,要數爾冬陞嬉笑鬥法的《大魔術師》。

《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是史高西斯對早期電影一次包羅萬象的描繪和想像。 (電影劇照)
不過近十年最主流的魔術片,莫過於系列片《非常盜》(Now You See Me)。 劇情談不上革新,但融合得相當新鮮。其中頂尖魔術師組成俠盜團,以誇張戲法替代槍法,順應正邪僵持的套路,大打出手,會是怎樣的情形。首作導演Louis Leterrier 打從《換命快遞》(The Transporter)把殺手追命和快遞並置, 就懂得混疊的微妙。《非常盜》便故伎重施,成功掀起熱潮。續作《非常盜2》票房相若,但魔術扭轉成大場面以假亂真,有科幻雜技的徵兆。之後《非常盜》便隱身,到了今天才釋出新作。這有些久違,甚至意想不到。當初系列沒有趁熱打鐵,反而魔術片稀缺,又重出江湖。

首作導演曾和元奎合導《換命快遞》。(電影劇照)
這次《非常盜3》 (Now You See Me: Now You Don't)預料之內,新瓶裝舊酒。前作中合稱「四騎士」的怪盜們,在本集被新世代的魔術組合冒充行騙。兩派人因神秘卡牌的召喚,狹路相逢,從黑商搶過稀世珍品。乍看之下,《非常盜3》是劫富濟貧的路數,黑商叫人硬吞鑽石,演講時處處煽動,生怕旁人不領會她野生膨脹,心狠手辣。後來更交代,黑商祖輩和納粹掛鉤,罪加一等,由值得被討厭,升溫到需要被嚴懲。反派塑造上,深化了觀眾的排斥,令怪盜更正義凜然。
但劇情反轉後,其實格局沒那麼大。新加入的魔術師之一,是家族以為早已除掉的私生子。「四騎士」聚首由他計議,出於聯手大師,重見天日。到頭來關乎家產爭奪,不免俗套。以前《百變星君》已賣弄主人出軌管家的陳腔濫調,沒想到《非常盜3》又浮現。過程中兩代牽連,以輕鬆笑談,化解世代鴻溝,又令積怨的「四騎士」重修舊好。如此雙贏的局面,理所當然。但互動流於表面,之於這齣群戲,代價是角色欠深刻。

《非常盜3》流於標準荷里活格式,罕見神采。 (電影劇照)
動作場面上,比起《狂野時速》(Fast and Furious)把飆車變成太空戰爭,《非常盜3》至少沒有忘本,就算是科技投影,抑或傳統魔術,都有根有據。尤其前半段的鑽石盜竊,新舊兩代配合無間,人手和寶石都如假包換。「四騎士」逐一登場,變裝、催眠、瞬移等特務般的技巧,在慢動作回放下拆解給觀眾。中段魔法屋裏幻術鏡、消失箱、懸浮裝置,重演許多經典把戲,無關敘事,純粹是魔術上的切磋,可謂相當貼題的妙趣。
而且美術、置景、屋內機關都下足功夫,因此鏡頭毫不吝嗇,拍主角好奇觀摩。後來警方硬闖,也會觸發陷阱,前後戲份的奇觀重疊。或者安排他們一邊逃亡,一邊摸索機關,會更緊湊而不失驚奇。至於第三幕的反敗為勝,障眼法能自圓其說,但排場只是中規中矩。其中飆車戲是調虎離山的一環,撐場面多於驚喜。設局成功後,在舞台化為公審大會,喜氣洋洋的氣氛,直白流露,節慶晚會的錯覺油然而生。

《非常盜3》節奏明快,然而排場中規中矩。(電影劇照)
導演魯賓費利沙(Ruben Fleischer)以動作喜劇起家,雖然不像同代的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 那麼有作者風範,但產出標準的商業片方面,不失穩健。 開山作《喪屍樂園》(Zombieland)胡鬧又驚悚,到反英雄片《毒魔》的妖怪幽默,甚或《秘境探險》(Uncharted)飛天遁地, 就算是標準化攝製,也是水準之上。《非常盜3》猶是如此,技術過關,表面成立。剛好艾德格萊特的《逃亡遊戲》(The Running Man)同期推出,與之爭鋒。暫時《非常盜3》的票房領先,反映費利沙拍片俐落,質量起伏不大。

魯賓費利沙的電影時而歡樂,時而緊張,是娛樂片喜聞樂見的情緒拉扯。(《喪屍樂園:連環屍殺》劇照)
《非常盜3》
上映日期:2025年11月13日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