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冷浸腳好處多?4大浸腳注意事項,不能只泡清水!
天氣開始轉冷,就會很想浸浴。泡在熱呼呼的池水內,聽著輕鬆的音樂,讓疲乏的身心得到放鬆。如果窩居的浴室沒有浴缸,不妨用熱水泡腳來代替浸浴,只需要一個木桶就可以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甚至減肥去水腫等。
很多女明星,例如梁詠琪、楊冪都曾經分享以泡腳來養生,迪麗熱巴更曾在節目中分享,以生薑熱水泡腳,是瘦腿的好方法。不過,泡腳不單是浸熱水就有效養生,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泡腳用清水就可以了嗎?
由於皮膚會吸收水分,如果只用清水泡腳,皮膚吸水後可能會水腫或皺皮,建議泡腳時加入粗鹽或浴鹽,可降低皮膚的吸水能力,也有殺菌作用。有需要的話,也可在熱水中加入中藥足浴包,針對身體狀況而選擇合適的藥材。例如香港人普遍體質偏寒濕重,可選擇含有艾葉、老薑、花椒的足浴包,有助祛寒、除濕、排毒、增強免疫力等。
泡腳只可以用木桶?
到足浴店泡腳時經常見到木桶,雖然木桶保溫功效好,但就比較重、不易清潔及收納。如果在家使用,可以考慮矽膠桶或足浴袋,受熱能力較塑膠桶高。高度最好能泡到膝蓋下方的「足三里」這個穴位。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泡腳時間及水溫
泡腳不是泡得愈長時間、溫度愈熱,效果就愈好。水溫不能太熱,大約攝氏40-42度左右,水溫過熱有可能燙傷或感到頭暈。每次泡腳時間大約15分鐘,避免在太飽、太餓或進食時泡腳,建議睡前1小時至30分鐘泡腳,放鬆身心,更易入睡。
避免泡腳人士
如果懷孕、患有心臟病、低/高血壓、皮膚病或身體虛弱人士等,都不宜浸腳。如果有任何問題,請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