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多禽獸大都會
沒有看2016年《優獸大都會》(Zootopia)。原因?不知道,又或者根本沒有甚麼原因,不像這一次看《優獸大都會2》(Zootopia 2),有明確原因。

《優獸大都會2》,朱迪與阿力繼續拍住上。(網上圖片)

最左面的Nibbles Maplestick,好重要。(網上圖片)
一件本來不會發生的慘事,讓我看見不同的人:好人、勇敢的人、傷心的人、失去的人、品格高尚的人;此外還有,低劣的人、扮演專家的人、只會抽水的人、表明事不關己的人、無時無刻不忘打卡的人……等等。
不同的人,存在於同一個地方同一個突然時刻。
霎時間望見太多不同的人,又憂又嬲。
好想暫時逃離。
於是那個只有動物的Zootopia,被我用作暫時逃避的場所。

《優獸大都會2》(網上圖片)

《優獸大都會2》(網上圖片)
「動物」從來都只是一個籠統名詞,當中還包括不同種類,就例如哺乳類和爬行類,外觀已經好不同——「不同」卻不代表當中存在著高與低,尊貴與卑微,總之,你有你哺乳,我有我爬行,你有你毛神神,我有我滑潺潺,互相尊重,各不相干,偏偏在Zootopia,部分哺乳類動物明顯覺得自己比較尊貴——至少一定比起爬行類動物更尊貴,被睇低的爬行類動物,只能被隔離在一個特定區域。

Flash,出場不多,對白不多,但超有效果。(網上圖片)

《優獸大都會2》(網上圖片)
而作為爬行類動物的蛇,更被視為邪惡軸心,嚇親哺乳類動物。
這是一齣老少咸宜動畫,Ending當然是Happy的,好的動物有好報,壞心腸的動物亦必然有惡報或所謂現眼報(絕對不會將未曾出現的果報一律解釋為時辰未到);作為人類觀眾的我,不只看得開心,更加滿意稱心——透過擬人化的各種動物,把人性光輝和良善及公義完全彰顯,不同的動物(亦即不同的族群),可以放開基於成見偏見而埋伏心中的矛盾,真真正正,合力共建Zootopia。

粵語版,繼續由黃子華聲演阿力。(圖片來源:Walt Disney Studios FB專頁)

容祖兒再次聲演朱迪。(圖片來源:Walt Disney Studios FB專頁)
散場,離開戲院,回到現實,又再一次,看見不同的人、不同的數字,以及不同的言論——還有小動物。有些找得回,有些救不回。
一個很多人花上大半生來供來建立的屋企,即使不是甚麼Utopia,但肯定已經是他/她/牠們最理想的家。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