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2025 14:38
《融「匯」貫通-陳欣諾》市場聚焦歐元走勢,美國例外論臨挑戰?
《融「匯」貫通》隨著2025年第二季的到來,外匯市場在全球貿易政策細節公布後出現顯著波動。美匯指數4月21日一度失守98水平,曾跌至三年來的低位。每百日圓兌港元亦曾於4月22日重上5.5算水平,達到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匯市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部分貨幣的價值,歐元成為市場焦點之一。今年2月市場曾引發歐元與美元同價的討論,但近期歐元兌美元則升至1.15水平,兩個月內高低位相差逾一成。相信不少投資者好奇有哪些因素影響歐元的前景?
首先,投資者可觀察歐元於貨幣市場的地位。有意見認為美國例外論的光環在今年逐漸褪色,去美元化的討論引起廣泛關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美元佔全球央行儲備的比例降至近58%,為199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過去十年下降超過7%。歐元一直是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佔全球央行儲備近20%,第三大儲備貨幣日圓則佔約6%。近日市場不穩定性急增,投資者或希望分散風險,因此市場開始討論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的可能性。然而,歐元區雖有統一的貨幣和貨幣政策,但各個成員國的財政政策則缺乏一致性,這可能限制歐元在全球央行儲備中佔比的增長。
此外,歐元近日走勢也受到歐元區政策帶來的樂觀情緒支持。德國保守派聯盟本月初與社會民主黨達成聯合執政協議,市場預期穩定的政治環境有利於推行有效的經濟及貨幣政策。德國早前亦宣布設立基礎設施基金,彭博經濟研究模型顯示未來12年的5000億歐元基建基金有望增加相當於GDP約1%的公共投資。然而,歐盟計劃向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用於國防投資等問題為歐洲經濟帶來不確定性。
市場也密切關注歐洲央行的動向。歐洲央行於4月17日如市場預期減息25個基點,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央行必須為各種不可預見的情況做好準備,但補充說歐洲央行不針對任何特定匯率。拉加德此前亦重申,不惜通過干預行動,動用其可用的工具來維護價格及金融穩定。投資者關注當前的不穩定局勢是否會促使央行採取行動以保護歐洲市場。
歐元的走勢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美元的地位、歐洲央行以及歐盟各個成員國政府的政策。未來數周市場可能波動較大,投資者可以考慮建立和維持跨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投資策略。目前市場上有不同產品捕捉匯市機會,投資者可以留意交投量日趨活躍,並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外匯權證產品。《摩根大通亞洲上市衍生產品銷售部經理 陳欣諾》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註: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應收款項。結構性產品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全部投資,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並諮詢專業意見,及細閱上市文件內全部詳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首先,投資者可觀察歐元於貨幣市場的地位。有意見認為美國例外論的光環在今年逐漸褪色,去美元化的討論引起廣泛關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美元佔全球央行儲備的比例降至近58%,為199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過去十年下降超過7%。歐元一直是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佔全球央行儲備近20%,第三大儲備貨幣日圓則佔約6%。近日市場不穩定性急增,投資者或希望分散風險,因此市場開始討論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的可能性。然而,歐元區雖有統一的貨幣和貨幣政策,但各個成員國的財政政策則缺乏一致性,這可能限制歐元在全球央行儲備中佔比的增長。
此外,歐元近日走勢也受到歐元區政策帶來的樂觀情緒支持。德國保守派聯盟本月初與社會民主黨達成聯合執政協議,市場預期穩定的政治環境有利於推行有效的經濟及貨幣政策。德國早前亦宣布設立基礎設施基金,彭博經濟研究模型顯示未來12年的5000億歐元基建基金有望增加相當於GDP約1%的公共投資。然而,歐盟計劃向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用於國防投資等問題為歐洲經濟帶來不確定性。
市場也密切關注歐洲央行的動向。歐洲央行於4月17日如市場預期減息25個基點,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央行必須為各種不可預見的情況做好準備,但補充說歐洲央行不針對任何特定匯率。拉加德此前亦重申,不惜通過干預行動,動用其可用的工具來維護價格及金融穩定。投資者關注當前的不穩定局勢是否會促使央行採取行動以保護歐洲市場。
歐元的走勢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美元的地位、歐洲央行以及歐盟各個成員國政府的政策。未來數周市場可能波動較大,投資者可以考慮建立和維持跨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投資策略。目前市場上有不同產品捕捉匯市機會,投資者可以留意交投量日趨活躍,並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外匯權證產品。《摩根大通亞洲上市衍生產品銷售部經理 陳欣諾》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註: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應收款項。結構性產品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全部投資,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並諮詢專業意見,及細閱上市文件內全部詳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