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2025 10:01
《投資智慧-鄧聲興》港股IPO續升溫,勢推高港交所業績及估值
《投資智慧》港元匯價持續強勢,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於5月6日破紀錄單次注資605.43億港元,買入78.12億美元以維持聯繫匯率機制。這是金管局自5月2日以來第三次注資,累計注資規模達1166.14億港元,令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升至1613.84億港元。此輪資金流入,主要受美元弱勢及市場預期亞洲貨幣升值影響,反映國際資本對港股市場的看好。值得關注的是,這與2022至2023年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港元多次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曾動用逾2900億港元支撐匯率,導致銀行體系結餘一度跌破450億港元。當前資金持續流入的態勢,為港股市場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
2025年前4個月港股IPO市場表現亮眼,共有17家企業上市,募資總額達213億元,按年增長170%。市場熱度顯著回升,超過60萬人參與新股認購,五隻新股公開認購逾百倍。茶飲龍頭蜜雪集團(02097)以近40億元募資額成為年內最大IPO,發行市值高達763.55億元。目前仍有眾多知名企業排隊上市,包括已完成招股的博雷頓(01333)、滬上阿姨(02589)等,以及通過聆訊的綠茶集團、明基醫院等。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已獲聯交所上市批准,計劃募資至少390億元,有望成為年內最大規模IPO。此外,約150家企業的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包括多家擬「A+H」上市的A股公司及曹操出行等明星企業,顯示港股IPO市場呈持續升溫態勢,有望進一步推動港交所(00388)業績和估值提升。
港交所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表現亮眼,收入及其他收益達69億元,按年增長32%;歸母淨利潤41億元,增長37%,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業績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市場交投活躍,現貨市場日均成交額按年飆升153%至2250億元,滬深港通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額更大幅增長255%至1099億元。隨著IPO市場回暖,聯交所首季度共完成17宗上市,融資額按年增長290%。在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發展及內地投資者積極參與的推動下,港交所ROE提升至7.71%,增加1.8個百分點。當前港股市場正處於政策紅利與周期底部的疊加期,港交所作為市場核心基礎設施,將充分受益於市場活躍度提升及上市制度改革,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2025年前4個月港股IPO市場表現亮眼,共有17家企業上市,募資總額達213億元,按年增長170%。市場熱度顯著回升,超過60萬人參與新股認購,五隻新股公開認購逾百倍。茶飲龍頭蜜雪集團(02097)以近40億元募資額成為年內最大IPO,發行市值高達763.55億元。目前仍有眾多知名企業排隊上市,包括已完成招股的博雷頓(01333)、滬上阿姨(02589)等,以及通過聆訊的綠茶集團、明基醫院等。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已獲聯交所上市批准,計劃募資至少390億元,有望成為年內最大規模IPO。此外,約150家企業的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包括多家擬「A+H」上市的A股公司及曹操出行等明星企業,顯示港股IPO市場呈持續升溫態勢,有望進一步推動港交所(00388)業績和估值提升。
港交所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表現亮眼,收入及其他收益達69億元,按年增長32%;歸母淨利潤41億元,增長37%,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業績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市場交投活躍,現貨市場日均成交額按年飆升153%至2250億元,滬深港通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額更大幅增長255%至1099億元。隨著IPO市場回暖,聯交所首季度共完成17宗上市,融資額按年增長290%。在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發展及內地投資者積極參與的推動下,港交所ROE提升至7.71%,增加1.8個百分點。當前港股市場正處於政策紅利與周期底部的疊加期,港交所作為市場核心基礎設施,將充分受益於市場活躍度提升及上市制度改革,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意博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