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25 16:17
宏利投資:對亞洲股票長期前景保持樂觀,AI等主題動力強勁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宏利投資於發布2025年中期市場展望報告,深入分析亞洲及全球的宏觀經濟與投資走勢。在市場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增長不均及貿易格局演變之際,亞洲在創新、本地化及數碼轉型方面的結構性機遇,持續為投資者帶來具有吸引力的長期投資機會。
隨著全球通脹壓力放緩,宏觀經濟前景仍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對經濟增長路徑的分歧影響。在美國,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及財政重心轉移,對工業生產、勞動市場與消費造成壓力,使聯儲局保持偏向「鴿派」,市場預期利率將於2026年中下降至3.5%。
*降息節奏與幅度取決於美國經濟增長持續性*
宏利投資管理資產配置環球主管、高級組合經理及亞洲區資產配置主管潘樂勤(Luke Browne)表示,2025年的大環境在短短六個月內急劇變化。年初時全球趨向同步放寬政策,但現在已因各國政府的決策,尤其是在美國,而分裂,對全球貿易與資本市場產生連鎖反應。該行認為,雖然聯儲局的政策重心不變,但降息的節奏與幅度將取決於美國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創造就業趨勢以及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
Browne補充指出,其他地區方面,歐洲製造業正出現觸底的跡象,但增長依然疲弱,歐洲央行接近其寬鬆周期的尾聲。相較之下,日本則進入一個新投資周期,儘管下半年出現周期性放緩的徵兆,仍受由薪酬帶動的通脹與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興市場(EM)分化明顯,那些國內基本面強勁、且對美貿易依賴度低的經濟體展現韌性,而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則容易受關稅周期及資本流動波動性影響。此外,有關美國債務上限的討論、對國債收益率的影響以及資金轉向實體資產的趨勢,也正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
*亞洲股票:政策波動中展現結構性優勢*
儘管全球市場仍存波動,新興市場股票投資主管兼及新興市場股票部聯席主管兼高級組合經理Charlie Dutton,仍對亞洲長期前景保持樂觀,認為區內具備強勁的結構性增長動力及高度信心的投資機會。他指出,人工智能(AI)、消費與醫療等主題的推動力強勁,加上區內出現通縮趨勢、各央行採取鴿派政策,以及中國、印度與東盟地區的多元化增長引擎。
Dutton表示,中國的重心已轉向結構性轉型,包括加速AI本地化進程、財政支出擴大至GDP的4%,以及深化與東盟的貿易合作。儘管外界常聚焦於貿易摩擦,但真正的重點是中國推動科技自給自足、醫療創新及獨特的國內消費。至於台灣地區,投資機會涵蓋AI伺服器供應鏈、次世代智慧型手機升級及800G網路基建。儘管出口風險仍然存在,該市場仍吸引全球資本流入,特別是在晶片設計與共同封裝光學(CPO)領域。
印度則因具備有利的人口結構與有效政策執行而脫穎而出。Dutton解釋,個人所得稅的減免正推動消費增長,而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僅佔GDP的2%,因此印度相對而言不受關稅衝擊的影響。
他也看好東盟的投資潛力,印尼、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國受惠於較低的通脹率、減息政策及供應鏈重組。這些國家人口年輕、持續改善基礎建設及推動改革,吸引外資進駐並促進本地需求。該行特別看好與內需擴張、數碼普及和區域整合有關的企業。(bn)
隨著全球通脹壓力放緩,宏觀經濟前景仍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對經濟增長路徑的分歧影響。在美國,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及財政重心轉移,對工業生產、勞動市場與消費造成壓力,使聯儲局保持偏向「鴿派」,市場預期利率將於2026年中下降至3.5%。
*降息節奏與幅度取決於美國經濟增長持續性*
宏利投資管理資產配置環球主管、高級組合經理及亞洲區資產配置主管潘樂勤(Luke Browne)表示,2025年的大環境在短短六個月內急劇變化。年初時全球趨向同步放寬政策,但現在已因各國政府的決策,尤其是在美國,而分裂,對全球貿易與資本市場產生連鎖反應。該行認為,雖然聯儲局的政策重心不變,但降息的節奏與幅度將取決於美國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創造就業趨勢以及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
Browne補充指出,其他地區方面,歐洲製造業正出現觸底的跡象,但增長依然疲弱,歐洲央行接近其寬鬆周期的尾聲。相較之下,日本則進入一個新投資周期,儘管下半年出現周期性放緩的徵兆,仍受由薪酬帶動的通脹與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興市場(EM)分化明顯,那些國內基本面強勁、且對美貿易依賴度低的經濟體展現韌性,而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則容易受關稅周期及資本流動波動性影響。此外,有關美國債務上限的討論、對國債收益率的影響以及資金轉向實體資產的趨勢,也正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
*亞洲股票:政策波動中展現結構性優勢*
儘管全球市場仍存波動,新興市場股票投資主管兼及新興市場股票部聯席主管兼高級組合經理Charlie Dutton,仍對亞洲長期前景保持樂觀,認為區內具備強勁的結構性增長動力及高度信心的投資機會。他指出,人工智能(AI)、消費與醫療等主題的推動力強勁,加上區內出現通縮趨勢、各央行採取鴿派政策,以及中國、印度與東盟地區的多元化增長引擎。
Dutton表示,中國的重心已轉向結構性轉型,包括加速AI本地化進程、財政支出擴大至GDP的4%,以及深化與東盟的貿易合作。儘管外界常聚焦於貿易摩擦,但真正的重點是中國推動科技自給自足、醫療創新及獨特的國內消費。至於台灣地區,投資機會涵蓋AI伺服器供應鏈、次世代智慧型手機升級及800G網路基建。儘管出口風險仍然存在,該市場仍吸引全球資本流入,特別是在晶片設計與共同封裝光學(CPO)領域。
印度則因具備有利的人口結構與有效政策執行而脫穎而出。Dutton解釋,個人所得稅的減免正推動消費增長,而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僅佔GDP的2%,因此印度相對而言不受關稅衝擊的影響。
他也看好東盟的投資潛力,印尼、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國受惠於較低的通脹率、減息政策及供應鏈重組。這些國家人口年輕、持續改善基礎建設及推動改革,吸引外資進駐並促進本地需求。該行特別看好與內需擴張、數碼普及和區域整合有關的企業。(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