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2025 11:24
【數據解讀】PMI折射反內捲效應,市場憂下半年經濟動能放緩
《經濟通通訊社31日專訊》7月官方製造業PMI下降至49.3,遜於預期且連續四個月處收縮區間,「反內捲」政策影響下企業生產偏謹慎,生產指數、採購指數均有回落。需求收縮則更為明顯,新訂單指數重返榮枯線下,新出口訂單在收縮區間進一步下降。
不僅是製造業,服務業和建築業活動亦在放緩,中國經濟7月已失去了一些動能。《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數據凸顯出「反內捲」政策影響;但需求收縮明顯,若不能持續回暖其政策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而昨日政治局會議也缺乏短期刺激訊號、加之美國關稅延期懸而未決,令人擔憂下半年的經濟表現。
「PMI數據中反內捲的跡象十分明顯,」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說。他指的是生產放緩,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上漲。
*須盡快加大宏觀逆周期調節力度*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反內捲行動可以一定程度緩解供大於求環境下企業間低成本過度競爭的傷害,但若需求不能持續回暖,則相關措施效果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必須盡快加大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Zichun Huang說:「鑒於出口增速持續放緩,以及領導層缺乏提供額外政策支持的緊迫性,我們對今年剩餘時間的經濟表現是否會明顯改善持懷疑態度。」(ry)
不僅是製造業,服務業和建築業活動亦在放緩,中國經濟7月已失去了一些動能。《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數據凸顯出「反內捲」政策影響;但需求收縮明顯,若不能持續回暖其政策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而昨日政治局會議也缺乏短期刺激訊號、加之美國關稅延期懸而未決,令人擔憂下半年的經濟表現。
「PMI數據中反內捲的跡象十分明顯,」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說。他指的是生產放緩,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上漲。
*須盡快加大宏觀逆周期調節力度*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反內捲行動可以一定程度緩解供大於求環境下企業間低成本過度競爭的傷害,但若需求不能持續回暖,則相關措施效果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必須盡快加大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Zichun Huang說:「鑒於出口增速持續放緩,以及領導層缺乏提供額外政策支持的緊迫性,我們對今年剩餘時間的經濟表現是否會明顯改善持懷疑態度。」(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