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揭致癌四大禍因:1個生活習慣提升患癌症風險30倍,預防必學的六大方法
癌症不會無緣無故找上門!重症專科醫生黃軒表示,癌症並非毫無緣由突然出現,而是由多種潛在致病因素所引起,包括遺傳、生活方式、環境影響及病毒感染等。當中有「1個生活習慣」更會讓罹癌風險增加30倍。
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癌症是細胞叛變的結果。他解釋,人體細胞就像城市中的工人,平時各司其職,各自維持正常生長、分裂和凋亡,但當DNA出現錯誤時,這些細胞便會失控增殖,形成腫瘤。若腫瘤進一步擴散並侵害其他器官,就會演變為惡性腫瘤,即癌症。
致癌危機|4大致癌原因
黃軒強調,癌症的發生並非憑空發生,背後是有原因的,並列出了4大原因:
遺傳
有些人天生帶著「高危基因」,例如BRCA1和BRCA2等基因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風險。研究發現,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女性,一輩子乳腺癌的發病率可高達85%。不過他強調,遺傳因素只佔癌症的少數,大部分人不需為家族基因過度擔心。
生活方式
黃軒提到,吸煙被視為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吸煙者罹患肺癌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5至30倍。此外,經常食用炸雞、漢堡等油炸食品,缺乏蔬菜攝取,以及過量攝入高脂肪、紅肉和加工食品,均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而缺乏運動也可能提高乳癌和大腸癌的罹患率。
環境
長期暴露在X光或放射性物質的環境中,會增加白血病、甲狀腺癌的風險。此外,工業環境中的石棉、空氣中的苯,甚至土壤中的砷等化學物質,都是導致肺癌或皮膚癌的潛在因素。
病毒感染
某些癌症與病毒感染密切相關,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幾乎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而肝炎病毒(HBV、HCV)則是肝癌的致病因素。
致癌危機|6大方法降低患癌風險
黃軒建議,民眾可以通過6大方法來降低患癌風險:
- 戒煙
- 保持健康飲食:多進食蔬菜水果,避免燒烤和煙肉等食品
- 保持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的快走、跳舞運動
- 遠離有害物質:如石棉、輻射
- 接種疫苗:如HPV疫苗、肝炎疫苗
- 定期檢查:如乳房攝影、大腸鏡
12種最佳抗癌食物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亦曾指出,有科學證據研究顯示,以下12種抗癌食物可有助降低癌症風險,建議大家多食用五顏六色的蔬果類天然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癌症找上門。
1.西蘭花
2.紅蘿蔔
3.豆顃
4.莓果
5.堅果
6.橄欖油
7.薑黃
8.柑橘類水果
9.亞麻籽
10.番茄
11.大蒜
12.魚
資料來源:營養師程涵宇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