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後咀嚼香口膠有助改善口腔健康?還是可能間接吞入塑膠微粒?專家建議飯後刷牙用牙線更佳
有些人習慣飯後 咀嚼香口膠,每天一日三餐 「𡁻」足起碼三次。有些人咀嚼香口膠的原因是想保持口腔清新,有些人則聽說飯後咀嚼香口膠,會刺激唾液的產生、可清除殘留的食物殘渣,改善口腔健康。我想説的是: 保持牙齒健康的最佳方法是每次飯後刷牙並適當地使用牙線。至於刺激唾液的產生,根本無需透過咀嚼香口膠,用舌頭沿著上下牙齒的外牙肉順時針方向打圈21次、再逆時針打圈21次,已能產生唾液。
值得探討的是: 究竟這種超級市場或便利店必能買的香口膠,長期 「𡁻」得多,對身體有否不良影響?
首先,經常咀嚼香口膠會對顳顎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肌肉和牙齒施加過大的壓力,或有可能導致: 牙骹痛、牙骹發出喀喀聲、頭痛、下巴疼痛、耳前痛、頸部痛、肩部痛,甚至影響到進食。任何人士一旦患有顳顎關節炎,應該停止咀嚼香口膠。
香口膠本身毫無味道,所以必定需要後期加工,最早期是用糖和人工調味劑。首先是會導致容易蛀牙,另外,所有糖和人工甜味劑對身體的壞影響,香口膠都會有。後來市場出現了「無糖香口膠」,聽起來好像比較健康,但其實用的是人工代糖。這些代糖對身體的潛藏風險亦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資料已很成熟,大家在網上搜尋一下,就會發現有關各種代糖對身體的影響。
今年3月,美國加州大學UCLA的一班學者公佈了一個前導測試 (pilot test)結果,雖然日後還需更多數據搜集和分析,但這個研究是令大家多加注意的第一步。他們在研究發現,每1g 的香口膠,平均釋放約100個塑膠微粒 (microplastics) ,只要嘴嚼多過四分鐘便會開始釋放。現在市面上的香口膠有分 「人工合成橡膠」和 「天然橡膠」成份的。別以為「天然橡膠」聽起來應該讓人安心一些,但這個前導測試報告顯示: 無論人工合成橡膠抑或是天然橡膠的香口膠,兩者釋放的塑膠微粒竟然數量差不多一樣。
近年越來越多科學家關注塑膠微粒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健康威脅。塑膠微粒在動物身上巳證實能導致很多壞影響,由雌雄性不育到癌症都有。現在已有科學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對人類健康造成的風險可能性,包括有:影響內分泌、損害肝臟、男女不育、心臟病、中風、癌症、胎兒成長等 (有待更多研究方正實)。
當然,偶然咀嚼一下香口膠“過下口癮” 没大礙,但若天天非𡁻不可,那就要明白對身體的風險了。早期的香口膠marketing 厲害,令人放眼在 “香口” (或chewing) 上,不要忘記,其本質其實是最後的那個字-- “膠”(“gum”),這才是公眾要留意的地方。你會喜歡長期把塑膠微粒吞進入體內嗎?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