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17
四月
太古城中心|太古城中心X Kodak《HAPPY SNAPS》全港首個Kodak官方大型聯乘主題活動! 太古城中心|太古城中心X Kodak《HAPPY SNAPS》全港首個Kodak官方大型聯乘主題活動!
太古城中心|太古城中心X Kodak《HAPPY SNAPS》全港首個Kodak官方大型聯乘主題活動...
推介度:
17/04/2025 - 18/05/2025
11
四月
啟德 AIRSIDE|Cinnamoroll ROLL OUT THE FUN 夢幻派對 蝴蝶摺耳造型Cinnamoroll亮相 於復活節假期呈獻夢幻運動樂園 啟德 AIRSIDE|Cinnamoroll ROLL OUT THE FUN 夢幻派對 蝴蝶摺耳造型Cinnamoroll亮相 於復活節假期呈獻夢幻運動樂園
啟德 AIRSIDE|Cinnamoroll ROLL OUT THE FUN 夢幻派對 蝴蝶摺耳造...
推介度:
11/04/2025 - 01/06/2025

食物安全 │ 男子麻辣火鍋後抽搐嘔白泡,驚現體內逾700條寄生蟲,導致多個器官受損

食物安全 │ 男子麻辣火鍋後抽搐嘔白泡,驚現體內逾700條寄生蟲,導致多個器官受損

健康解「迷」

  忽略食物安全,恐惹寄生蟲纏身!內地一名46歲男子於家中吃火鍋後,頻頻出現癲癇症狀,經醫院診斷後驚見體內逾700多條寄生蟲遊走,部分甚至走入大腦,疑吃火鍋時,未有注意一事肇禍,幸而經治療後,成功除去體內寄生蟲,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綜合內媒報道,浙江朱姓男子早前購買了一些豬肉和羊肉,在住所內自製麻辣火鍋食用,吃火鍋一段時間後,男子感到頭暈、頭部漲痛,半夜熟睡時更出現抽搐、吐白沫等癲癇症狀。

 

  男子到院檢查後,初步診斷為「顱內多發鈣化」,醫生建議他進一步檢查,但男子自覺身體健康,拒絕留院檢查。未料出院後,男子半夜反覆出現癲癇症狀,遂前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求醫。

 

  醫生進一步為其進行頭顱磁共振檢查,驚見其體內共有700多條豬囊尾蚴蟲,包括肺部、胸腔肌肉也出現佔位性病變,導致多個器官受損,大腦更出現「半球多發性病變」,血液、腦脊髓液的囊腫抗體呈陽性,被診斷為「腦囊蟲病」,並引發癲癇症。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禍從口入|打邊爐做漏1件事 46歲男頭痛癲癇驚揭 全身逾700條寄生蟲入埋大腦

 

食用安全|疑火鍋時1疏忽肇禍 致寄生蟲入體

 

  進一步問診後,醫生得悉男子曾進食火鍋,相信他進食了未煮熟的豬肉及羊肉,可能因此誘發「豬囊尾蚴蟲」寄生,寄生蟲通過消化道進入大腦,並入侵其他器官包括、肺部、胸腔肌肉等。男子憶述指,當天他吃得很急,加上麻辣火鍋湯底是紅色的,所以看不出肉是否熟透,幸而在接受驅蟲及降顱壓治療後,他的病情已經好轉。

 

  醫生續指,「豬囊尾蚴蟲」是寄生蟲「豬肉絛蟲」的幼體,若食用帶有蟲卵的食物,蟲卵會在腸道中孵化成幼蟲,鑽過腸壁隨著血液和淋巴到達身體各處,由於大腦血液循環量最大,因此最常累積在腦部。

 

食用安全|寄生蟲潛伏期長 病徵不明顯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達榮接受訪問時曾指出,絛蟲在人體內的潛伏期相當長,且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在感染數周至數月後,才出現腹痛肚瀉、體重驟降等病徵,病人本身不易察覺。為防感染絛蟲,李醫生建議大家多注重飲食衛生,尤其豬肉需確保完全煮熟方可進食。

 

  以下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提供的6大貼士,助大家吃火鍋時遠離寄生蟲威脅:

 

  • 禽肉、豬肉及牛肉清洗後,應切成薄片,會較易煮熟。
  • 在整個進食過程中,要待湯汁徹底煮沸才把鍋內已徹底煮熟的食物取出。
  • 每次加添水或湯汁後,應待水或湯汁沸騰後才再烹煮食物。
  • 豬肉中心部分必需以攝氏75度或以上持續烹煮至少15秒。
  • 如豬肉在烹調後仍有粉紅色肉汁流出,或中心部分呈紅色即代表未完全熟透。
  • 享用火鍋時應使用2套筷子餐具,分別用來處理生熟食物,亦要避免將過多食物放在枱上以防交叉污染。

 

食用安全|7大高危食物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早前曾指出,今時今日要所有人不吃魚生壽司是「不切實際」,但認為高風險人士應避免進食,包括幼童、老人家、器官移植病人、癌症病人、正接受化療人士、高劑量類固醇、肝病、糖尿病患者等,以及正服食抗生素人士,至於其餘人士亦要做好風險管理。

 

  他強調,「冷凍」只能殺蟲,不能殺菌,「記著細菌零下負80度,雪藏10年都唔死呀」。除魚生外,生食其他海產同樣存在感染寄生蟲風險,何栢良又列出其中7大高危食物,包括:

 

感染寄生蟲7大高危食物

1.壽司

2.刺身

3.醬油蟹

4.醉蟹

5.鯡魚子

6.綠鯡魚

7.酸橘汁醃魚

資料來源: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

 

食用安全|4招預防感染寄生蟲

 

  本報訪問本港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張世華,他曾經指出,徹底煮熟食物才是預防寄生蟲的最有效方法,以下有4個貼士:

 

1.徹底煮熟食物

2.處理食物前須徹底洗淨雙手

3.若曾接觸寵物及虛理糞便,亦須徹底洗淨雙手

4.清洗和削去表皮,可預防吃進某些在蔬果表面上的寄生蟲

資料來源:本港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張世華

 

轉載自晴報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