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湯水 │ 立夏是扶持身體陽氣好時機,少吃生冷,淮山蓮子赤小豆雲苓湯,養心安神健脾胃
「天氣熱得像夏天。」Nadia說。
「立夏到了,表示夏天已到。立夏是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我們養護身心,扶持身體陽氣的好時候。」我說。
「這麼說,立夏養生也有不同。依我估計,應該不要喝冷飲。」Nadia笑說。
「看來你對中醫都認識不少呢!」我說︰「以前廣東人有喝涼茶的習慣,因為嶺南地區自古多雨潮濕,多有瘴氣。可是現在有冷氣,我們的生活習慣又和前人不同了,體質也改變了,變得陽氣不足。以前人們會農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現代人無論讀書的,工作的,多在冷氣房內。活動少,壓力又大,氣血運得不暢則生寒,加上天氣潮濕,寒濕就積在體內。如果再吃喝生冷,本來陽氣不足,脾胃虛弱,身體寒濕加重,誘發更多虛寒性的疾病。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正是好好享受夏天的陽光,陽氣充足,才可以寒濕化掉。
還有,夏天屬火,相對應為心。夏天我們要好好養心。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都由心主持。 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則精神清爽,神志清楚。」我說。
「那要吃甚麼才好?」Nadia問。
「飲食十分重要。有沒有試過腹痛腹瀉時,摸個肚子,是涼的?」我問。
「說來也是。」Nadia說。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當食物從口咀嚼後,經食道進入胃。胃要夠熱,才可把食物進一步研磨、腐熟。處理好的水穀精微則由脾消化、吸收和散布全身。所以調養脾胃,溫暖很重要。
食物和水液進到肚子裏,靠的是溫度來消化,脾胃和小腸需要足夠的溫度,才能使飲食被好好的腐熟和運化。如果身體寒濕,脾胃就沒有足夠的陽氣來運化,簡單來說,就是夠不夠熱。那麼如何令脾胃夠熱呢?」我問。
「這我知道,喝熱飲,你常常說的。」Nadia信心十足道。
「只對一半。喝熱飲,腹部會立刻感到一陣暖意。可是傳統涼茶也是熱飲的。」我說。
「坊間涼茶舖都有熱飲冷飲選擇。」Nadia說。
「所以除了進食時的溫度之外,食物的性味也很重要。例如我們會說某些食物是寒涼,某些偏溫。現在我們要讓好心,可以吃蓮子。蓮子為常見的安神食物,能養心益腎、交通心腎。天氣潮濕,人感到悶熱,我們可以吃些袪濕的食物如赤小豆和雲苓。赤小豆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用。雲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作用。加強健脾胃的作用,可以吃淮山。淮山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的功效。近日不少人早起咽中都有痰,我們可以吃陳皮和生薑。陳皮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生薑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不但化痰,又可暖胃。」我說。
「謝謝你,讓我更明白中醫的理論了。」Nadia說。
「還要趁好天氣,到郊外走走,使氣血運得暢順。」我說。
立夏湯水:淮山蓮子赤小豆雲苓湯
材料(4人分量)︰
淮山1兩、蓮子1兩、赤小豆1兩、雲苓1兩、陳皮2角、生薑2片
製作方法︰
1. 赤小豆和淮山浸洗30分鐘。
2. 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1個半小時。
3. 最後加少許天然鹽。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