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地震預警新發現!中大研究揭大地震前11個月出現1先兆

地震預警新發現!中大研究揭大地震前11個月出現1先兆

健康解「迷」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楊宏峰教授及其團隊,發現2019年四川威遠頁岩氣田的5.6級地震前,長達11個月的先兆性斷層活動,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著名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這項發現有助理解誘發地震機制,並為災害預警提供新方向。

 

  研究團隊自2017年起,研究中國頁岩氣開發主要區域的四川盆地的誘發地震。在2020年,團隊揭示了2019年發生於威遠頁岩氣田的極淺層地震,可能與向低滲透性的頁岩層注入高壓水致產生裂縫,以提高頁岩氣產量的「水力壓裂」技術有關。2023年,團隊更發現了水力壓裂誘發地震的新機制。

 

  2019年9月8日,四川內江市威遠縣一日內先後發生三次地震,最強一次達5.6級,震源深度10千米,當時有超過4000間房屋受損或倒塌,至少1人死亡,63人受傷。

 

  最新研究中,透過極高精準度,定位誤差少於10米,識別出2019年四川威遠5.6級地震發生前,已現一段長時間的地震先兆訊號,並與該區頁岩氣開採活動有關。數值模擬顯示,「無震滑移」即沿斷層的緩慢非地震性運動,是長時間先兆斷層活動的主要因素。

 

  該區於2015年開始開採油氣,並設置多個水力壓裂平台向頁岩注入高壓水。受H39平台水力壓裂流體進入斷層影響,斷層於2018年10月閞始活動。隨後,因受到多個平台持續水力壓裂的影響,先兆性前震因而沿著斷層向主震震源遷移。

 

 

地震先兆|地震預警新突破! 中大學者揭「破壞性地震」 出現前的11個月先兆

2019年四川威遠5.6級地震發生前的11個月內出現先兆訊號,這與頁岩氣開採活動有關。(中大)

 

地震先兆|地震預警新突破! 中大學者揭「破壞性地震」 出現前的11個月先兆

2019年四川威遠5.6級地震。(網上圖片)

 

地震先兆|地震預警新突破! 中大學者揭「破壞性地震」 出現前的11個月先兆

資金平博士(左及中)及楊宏峰教授(右)參與實地工作,在野外裝置地震儀收集地震訊號。(中大)

 

地震先兆|地震預警新突破! 中大學者揭「破壞性地震」 出現前的11個月先兆

楊宏峰教授。

 

地震先兆|地震預警新突破! 中大學者揭「破壞性地震」 出現前的11個月先兆

資金平博士。

 

  楊教授表示:「由於地震會在壓裂活動結束之後發生,這使得難以及時採取有效緩解措施。我們的研究發現長時間的先兆性斷層活動對評估誘發地震的風險。這類持續性的地震活動在地震前11個月反映斷層面的狀況,對隨後的破壞性地震有所警示,顯示微小的斷層運動如何逐漸演化至災難性事件的發生。」

 

  這些先兆訊號可視為活躍頁岩氣開採區域的災害預警。研究團隊計劃繼續在四川盆地進行研究,擴大地震數據庫,以支持研發預警系統。

 

同場加映|港人外遊9大自救指南

 

  由於香港並非地震帶,港人普遍對地震認知有限,TOPick曾整理出9大外遊自救指南,供大家參考。

 

 

1.善用求助電話號碼

2.下載地震防災app

3.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4.盡量避開雜物較多的空間 (如客廳、貯物室)

5.身處升降機應按下所有櫻層按鈕

6.切記關火忌用火照明

7.身處戶外應逃往空曠地方

8.身處海邊應迅速向高處跑

9.被困切勿盲目呼救

資料來源: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地震自救手冊》、入境事務處

 

同場加映|地震保命5招

 

  香港紅十字會曾分享「遇地震保命5招」,包括若身處室內者應躲在堅固家具下,並要遠離玻璃或容易墜下嘅物件;身處戶外則應遠離建築物、斜坡及架空電線等地;謹記勿從高處跳下,因這是地震災害造成傷亡的最要原因;而若被埋在瓦礫下不能掙扎,切忌大聲呼叫,應用敲擊聲或吹口哨求救;同時也應盡量遠離海岸,如遇地震或海嘯,須向高地逃走。

 

遇地震5招保命

● 躲到堅固家具下面

  ⚠ 遠離模型或容易墜下的物件

● 遠離建築物、斜坡、架空電線等地方

● 勿從高處跳下

● 被埋在瓦礫中不能掙脫時

  ⚠ 勿大聲呼叫

  ☑ 應使用敲擊聲或吹口哨求救

● 盡量遠離海岸

  ⚠ 遇上地震或海嘯

  ☑ 須向高地逃走

資料來源:香港紅十字會

 

轉載自晴報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