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鬆弛是臟腑失調氣血失和警號,中醫針對3大證型內外同治,有效形神俱養抗衰老
踏入五月天,又到了為孩子們安排暑假旅遊的大工程,陽光與海灘,不可或缺。
突然收到Sisy 來電,相約一起下午茶,我二話不說,準時赴約。
好友見面總有談不盡的話題,期間,大家談及暑假好去處,Sisy說:「我今年不去游泳了!」
Sisy和我同樣喜歡水上活動,我不明所以,Sisy續:「我覺得一年過去,今年穿起泳衣無論肚皮與臀部都鬆垮下垂,其實連下顎線(又稱:少女線)都開始變得模糊,還敢穿泳衣出來嚇人嗎?其實從你中醫角度來看,何解皮膚在一年之間,突然變得鬆弛下墜?」
我答:「從中醫理論來看,皮膚鬆弛不僅是外在衰老的表現,更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的信號。
一、中醫對皮膚鬆弛的核心病機
中醫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皮膚狀態是五臟六腑功能的「鏡子」。皮膚鬆弛主要與以下四大系統失衡相關:
1. 肺氣不足,衛外不固
- 經典依據:《素問·六節藏象論》言:『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
- 病理機制:肺主皮毛,司衛氣。肺氣虛則衛外功能減弱,皮膚失去濡養與固攝,導致鬆弛下垂。
- 典型表現:皮膚乾燥無彈性,易受風邪過敏,伴隨氣短、自汗。
2. 脾胃虛弱,生化無源
- 經典依據:《靈樞·決氣》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 病理機制:脾主肌肉,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肌肉失養,皮膚失去支撐而下垂。
- 典型表現:面部輪廓模糊(如:法令紋變深、雙下巴),伴食欲不振、便溏。
3. 腎精虧虛,天癸衰竭
- 經典依據:《素問·上古天真論》雲:『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 病理機制:腎藏精,主骨生髓。腎精虧虛導致膠原合成減少,真皮層萎縮,皮膚失去根基而鬆弛。
- 典型表現:全身皮膚鬆弛,如:下顎線(少女線)、臀部、眼袋和頸紋等,伴腰膝痠軟、脫發。
4. 血瘀痰阻,經絡壅滯
- 病機補充:長期氣滯、濕濁內停可形成血瘀痰阻,導致微循環障礙,皮膚代謝廢物堆積,加速鬆弛。
- 典型表現:皮膚暗沉鬆弛伴局部浮腫(如:雙頰下垂),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Sisy 緊張對追問:「那怎麼知道自己是那種原因導致皮膚鬆弛?你有方法救我嗎?」
我答:「中醫辨證分型與治療方案
需根據個別體質與癥狀辨證施治,常見分型如下:
1. 肺脾氣虛型
- 癥狀:皮膚鬆弛乾燥,易疲勞,食欲差,舌淡苔白。
- 治則:補益肺脾,升提固表
- 方藥:
- 基礎方:補中益氣湯(黃芪、白朮、陳皮、升麻)
- 加減:加白芷、葛根增強皮膚收斂;兼血虛加當歸、阿膠。
2. 腎精不足型
- 癥狀:皮膚鬆弛伴早衰(白發、健忘),腰膝痠軟,舌紅少苔。
- 治則:補腎填精,滋陰溫陽
- 方藥:
- 基礎方:左歸丸(熟地、山藥、枸杞)合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
- 加減:陽虛加肉蓯蓉、巴戟天;陰虛加龜板膠、石斛。
3. 血瘀痰濕型
- 癥狀:皮膚鬆弛浮腫,面色晦暗,舌胖有齒痕。
- 治則:活血化痰,通絡緊膚
- 方藥:
- 基礎:二陳湯(半夏、陳皮)核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
- 加減:加茯苓皮、冬瓜皮利水;局部鬆弛明顯加僵蠶、白附子。
醫囑:所有內服中藥,必先經註冊中醫診斷後才按個別體質給予配方。
外治法
1. 針灸提升
- 主穴:
- 面部提拉:地倉透頰車、顴髎、百會(沿皮刺)
- 全身調理:足三里(補氣血)、關元(補腎)、肺俞(益肺)
- 手法:用0.30mm針以補手法行『滯針法』,配合艾灸和頻率,低頻刺激(2Hz)促進膠原重塑。
2. 若果因顱面骨結構移位,便要用徒手復位處理,從而令結構和輪廓提升,韌帶和肌膚緊致,氣血與膠原再生。
3. 中藥外敷
- 經典配方:玉容散(《醫宗金鑒》改良方)
- 成分:白蘞、白及、白茯苓各15克,珍珠粉5克,葛根提取物3克
- 用法:蜂蜜調敷,每周3次,可增強皮膚彈性蛋白合成。皮疹、暗瘡患者、皮膚過敏或有損口不適宜。
4. 導引按蹻
- 面部提升術:每日晨起用魚際肌從承漿穴向耳前推按36次,配合『六字訣』吐納(重點『呬』字補肺氣)。
- 功法推薦: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式,通過拉伸陽明經改善面部下垂。」
Sisy笑說:「果然很詳細,你又可以再出書。」
我答:「這都是經過現代研究與中醫機制的印證,近年研究揭示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涵:
1. 肺與皮膚屏障:肺氣虛患者皮膚角質層含水量顯著降低(《J Ethnopharmacol》2021)。
2. 補腎抗衰老:六味地黃丸可上調皮膚成纖維細胞COL1A1基因表達(《Phytomedicine》2020)。
3. 針灸提拉機制:面部針刺和徒手顱面骨復位可激活TGF-β/Smad通路,促進真皮層膠原重塑(《Acupunct Med》2022)。」
Sisy續問:「日常生活有甚麼要注意的?」
我答:「注意事項:
1. 避免過度控油或刷酸,以免損傷肺衛之氣。
2. 夜間11點前入睡,順應『子時一陽生』促進皮膚修復。
3. 嚴重鬆弛(如面部韌帶脆弱)需盡快結合針灸醫療美容治療。
4.韌帶鬆弛,同樣會影響顱面骨結構的緊致度,進一步令面部下垂變得嚴重,要盡快徒手面部顱骨矯形處理。
結論:
中醫治療皮膚鬆弛絕非簡單『緊致表皮』,而是通過調和肺脾腎三臟和顱面結構、疏通氣血經絡,重建『皮-肉-骨』三位一體的支撐系統。堅持3至4個月內外同治,可達到『形神俱養』的抗鬆弛和抗衰老效果。」
Sisy大喜:「今次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