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湯水 │脾虛易腹瀉?推薦粟米蓮藕栗子蓮子素湯,健脾祛濕補腎
- 「近來很多人生病。」Odelia說。
「而且多伴大便溏。」我說。
「說來也是。為甚麼?天氣潮濕嗎?」Odelia說。
「天氣潮濕是一個原因,可是近日都是百分之七十左右,未算太濕。有些人反而覺得乾呢。所以問題在脾胃狀態。」我回答。
「又和脾胃有關?」Odelia說。
「脾胃也屬土。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屬陽土,脾屬陰土。食物從口先咀嚼,然後下到胃。胃就如一個鍋,食物進來就煮滾煲熟,進一步研磨、腐熟等工作。食物中的精微部分,我們稱為水精微,則由脾作運化,化成有用的氣血,再靠肺等運送人體各處。」我說。
「有時沒胃口就是脾虛?」Odelia問。
「胃為『太倉』,脾胃共同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太倉是古代政府積藏糧食的地方。 胃主受納水谷,受納是接受和容納之意,儲存糧食。再仔細一點,若吃不下,主要和胃有關。若想吃,但消化不了,則是脾功能的問題。
《黃帝內經》云︰脾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我們人體的『倉廩之官』是管『食慾』的。例如長新冠其中一個情況就是味覺減退,我們要處理的就是脾胃虛弱。
還有,《黃帝內經‧刺法論》提到脾是『諫議之官,知周出焉』。甚麼是諌議之官?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就是唐朝的魏徵。諫議之官就是替上級發現問題,然後報告及提出改善的策略。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旦吃錯東西,很快會出現腹痛腹瀉?又或皮膚敏感之類?很多時醫師也會問病人吃過甚麼,就是這個原因了。」我說。
「脾胃十分重要。」Odelia點頭道。
「所以我們要好好呵護脾胃。脾胃要正常發揮功能,就要夠『熱』。試想想,煲湯,若火不夠,甚或沒開火,數小時後也煲不成湯吧!」我說。
「所以中醫總叫人不要吃喝生冷。」Odelia恍然大悟。
「對!剛才提到脾胃要夠熱,這裏的熱指的是陽氣。陽氣不足,胃不能發揮其研磨、腐熟的工作,會加重脾的負擔。脾胃發現問題,如吃喝生冷,會腹痛腹瀉,我們不理,因為滿足口福之慾,脾胃沒有改善,氣血從何來?人體會愈來愈衰弱,可能到生大病才發現。
脾虛容易生濕。我們可以吃常常通過健脾胃來袪濕,可以吃粟米和陳皮。粟米健脾胃,除濕利尿。 蓮藕煮熟後性微溫,味甘,有補益脾胃、止瀉、益血的作用。陳皮和生薑開胃化痰。
不要忘記補腎,而且睡得好,氣血才充足,我們可以吃栗子、蓮子、龍眼肉。栗子能補腎,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的功效。蓮子為常見的安神食物,能養心益腎、交通心腎。龍眼肉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 」我說。
「謝謝你。」Odelia說。
「夏天要多活動,陽氣才能運行暢順,而且寒氣等垃圾可通過汗排出體外。」我說。
「知道了。你看我一身運動裝束,一會兒就去做運動了。」Odelia笑說。
健脾袪濕素湯:粟米蓮藕栗子蓮子湯
材料(4人分量)
粟米1條、蓮藕1節、栗子1兩、蓮子1兩、龍眼肉3錢、生薑2片、陳皮1角
製作方法︰
1. 蓮藕去皮切片。
2. 粟米去皮留鬚切塊。
3. 所有材料加水2.5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1個半小時。
4. 最後加少許然鹽。
注意︰
陳皮不用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