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養生|夏天排毒好季節,微汗促進氣血運行!推介適合全家的袪濕素湯
「天氣真的很熱!」Pauline說。
「的確熱得像盛夏!潮流說排毒,夏天正是排毒的好季節!」我說。
「甚麼意思呢?」Pauline問。
「身體把不要的東西排出體外,有三個途徑︰大便、小便和出汗。大小便不通,大家都會留意,反倒出汗,卻容易到忽略。
《黃帝內經》提到段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蕃秀的意思是萬物繁盛壯美,萬物果實飽滿成熟。大家可留意,夏天至初秋,很多時令水果都續推出巿面了。大自然的能量都釋放出來,所以瓜果的收成十分豐富。
我們人體也在釋放能量,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出汗了。夏天天氣熱,身體通過出汗,讓體溫維持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以免過熱。所以如果我們生病,尤其發熱,身體汗出不多甚至無汗。
第二就是剛才提到的排毒。體內的寒氣、濕氣等垃圾,通過排汗除掉。如果我們做運動,或在夏天,日間正常生活都會微微汗出,除了排垃圾,也促進身體氣血運行。
如果我們常在冷氣房內,環境不熱,當然不會出汗。有些地方,冷氣更冷得像雪櫃!這樣汗出不了,更會受寒!不在夏天釋放能量,沒有順應自然呢!」我說。
「辦公室有冷氣呀!」Pauline說。
「那只好在家的時間少開冷氣,而且在放假的日子多到戶外活動。夏天炎熱,要避開正午的太陽,以免中暑。」我說。
「可以焗桑拿出汗嗎?」Pauline問。
「所有被動的汗出都不及不上自己做運動出汗。因為我們做運動後,肌肉都得以放鬆,不是單單的出汗。汗為心之液,津液經過陽氣的蒸化,從汗孔排出,成了汗。而出汗,不是不停的出就是好,過量也會傷津。所以運動後要飲水。」我說。
「做完運動,很難飲熱飲。」Pauline說。
「夏天能量釋放得很大,但身體內部是空虛的,所以吃東西一定要溫。不是要喝熱飲,但飲品的溫度最好和我們體溫差不多。否則胃如一個熱鍋,冰冷的水下來會傷胃的。
夏天汗出較多,我們要補充水份,時令湯水是好選擇。夏天內部相對虛弱,我們不要忘記調補脾腎,可以吃腰果和粟子。腰果能補腦養血,補腎,健脾,下逆氣,止久渴。栗子能補腎,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的功效。天氣潮濕,當然要健脾袪濕,可以吃淮山和粟米。淮山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作用。粟米健脾胃,除濕利尿。這些材料可煲成保健湯水,一家都合用。」我說。
「謝謝你,做完運動,出一身汗後就飲這湯!」Pauline笑道。
夏日袪濕素湯
材料(4人分量)︰
淮山1兩、茯苓1兩、腰果1兩、栗子1兩、粟米1條、生薑2片、蜜棗2粒
製作方法︰
1. 粟米去皮切塊留鬚。
2. 所有材料加水2.5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1個半小時。
3. 最後加少許天然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