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1
八月
尖沙咀K11 MUSEA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 8 月 1 日起登陸尖沙咀 插畫家 Nagano 親筆創作香港飲茶系列化身獨家紀念品 尖沙咀K11 MUSEA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 8 月 1 日起登陸尖沙咀 插畫家 Nagano 親筆創作香港飲茶系列化身獨家紀念品
尖沙咀K11 MUSEA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 8 月 1 日起登陸尖沙咀 插畫...
推介度:
01/08/2025 - 24/08/2025
05
七月
旺角朗豪坊|7月5日 《 KYUBI X SQUID GAME》Popup Store  再度聯乘 升級回歸 佔領旺角朗豪坊 打造暗黑「魷」樂場 旺角朗豪坊|7月5日 《 KYUBI X SQUID GAME》Popup Store  再度聯乘 升級回歸 佔領旺角朗豪坊 打造暗黑「魷」樂場
旺角朗豪坊|7月5日 《 KYUBI X SQUID GAME》Popup Store 再度聯乘 ...
推介度:
05/07/2025 - 28/07/2025

針灸解暑|夏天濕焗內困,調理失衡的最佳方法  經絡調氣化濕迅速緩解不適

針灸解暑|夏天濕焗內困,調理失衡的最佳方法  經絡調氣化濕迅速緩解不適

譚莉英
美女中醫

  大暑天,天氣翳焗酷熱,打風夾下雨,有人瘋狂將冷水往嘴裏灌,有人足不出戶只願待在冷氣間,極端天氣實在嚴重影響生活質素,Carrie便是其中一人。

 

  Carrie煩躁地說:「在全球暖化底下,天氣變得炎熱翳焗又難受,就連呼吸都困難,從中醫角度來看,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

 

  我答:「炎熱、翳焗又潮濕的天氣容易導致內困(暑濕鬱熱),引發煩躁、氣滯、汗多耗氣等不適。」

 

  Carrie點頭說:「冷可以加衫,天氣太熱,煎皮拆骨都降不了體溫,其實可以怎樣作出緊急調理?」

 

  我答:「針灸對於調解暑熱鬱滯、濕濁內困有獨特優勢,可透過經絡調氣、瀉熱化濕來迅速緩解不適。以下從急症處理與體質調理兩大方向說明:

 

一、急症針灸處理(針對當下不適)

 

1.暑熱擾心(煩躁、胸悶、心跳快)

- 主穴: 

- 內關:寧心安神,調節心律。 

- 大陵:清心火,緩解口乾舌燥。 

- 少衝(點刺出血):瀉心經鬱熱。 

- 配穴: 

- 加合谷+太衝(開四關),疏肝解鬱。 

 

2.濕濁中阻(頭重、身困、噁心)

- 主穴: 

- 中脘+足三里:健脾胃、化濕濁。 

- 陰陵泉:健脾利濕,消除身體沉困感。 

- 配穴: 

- 公孫+豐隆:化痰濕,助消化。 

 

3.氣虛汗多(乏力、呼吸短促)

- 主穴: 

- 氣海(可加灸):補益元氣。 

- 復溜:固表止汗,滋腎陰。 

- 配穴: 

- 膻中(輕刺激):調理宗氣,改善呼吸不暢。 

 

二、長期體質調理(預防暑濕傷身)

 

1. 健脾祛濕

- 穴位: 

- 脾俞+胃俞(可針刺和艾灸並用):強化脾胃運化功能。 

- 三陰交:調肝脾腎三經,助水濕代謝。 

 

2.清熱解暑(改善鬱熱體質)

- 穴位: 

- 曲池:大腸經合穴,瀉陽明經熱。 

- 委中:膀胱經合穴,瀉暑濕之邪。 

 

3.調神安志(緩解夏季煩躁)

- 穴位: 

- 神門:鎮靜安神,改善失眠。 

- 百會:升清降濁,調節情緒。 

 

三、特殊針法與注意事項

 

1. 刺絡放血: 

- 適用於「暑熱熾盛」者(如頭脹痛、面紅): 

- 耳尖或十宣穴點刺出血,瀉熱開竅。 

- 禁忌:氣虛、貧血者慎用。 

 

2. 艾灸搭配:

- 濕重者灸 關元+足三里,溫陽化濕。 

- 禁忌:陰虛火旺(口乾舌燥、舌紅少苔)者不宜灸。 

 

3. 針刺手法: 

- 暑熱證多用「瀉法」,濕重證可用「平補平瀉」。 

 

四、日常配合建議

 

- 針後調護: 

- 針灸後2小時內避免冷飲、冷氣直吹,以免邪氣內閉。 

- 頻率建議: 

- 急性症狀可每日針1次,連續3天;體質調理每週2~3次。 

 

五、茶療和物理散熱

 

1. 解暑不生寒

- 飲用常溫或微溫的烏梅冰糖飲(烏梅3顆+冰糖適量+500ml水煮開),酸甘化陰卻不傷脾陽。 

- 禁忌:狂灌冰水會「閉鬱熱邪」,導致暑濕內攻,易引發急性腸胃不適或頭痛。

- 感冒、小孩、老人、孕婦和長期病患者,建議飲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2. 物理散熱

- 用薄荷或香薷煮水(各10g+1L水),待涼後敷手腕內側或後頸,透散鬱熱。 

- 禁忌:直接沖冷水澡會使毛孔驟閉,熱邪不得外泄。蠶豆症不宜。

 

  Carrie續問:「若果不調理身體會產生甚麼後遺症?」

 

  我答:「若未及時調理暑熱對身體的影響,從中醫角度會導致氣陰兩傷、暑濕內陷,甚至引發臟腑功能失衡,長期可能留下以下後遺症:

 

一、短期傷害(數日內出現)

 

1. 津液耗傷 → 陰虛火旺 

- 症狀:口乾舌燥、皮膚乾癢、小便短赤、夜間盜汗。 

- 後遺症:長期津虧可能演變為「陰虛體質」,易出現反覆口腔潰瘍、失眠煩熱。 

 

2. 暑濕困脾 → 脾胃虛弱

- 症狀: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舌苔厚膩。 

- 後遺症:濕邪黏滯難除,形成「脾虛濕盛」體質,日後逢濕冷天氣易關節痠痛、水腫。 

 

3. 氣隨汗泄 → 氣虛不固

- 症狀:疲倦乏力、動則氣喘、自汗不止。 

- 後遺症:衛氣不固,免疫力下降,秋冬易反覆感冒。 

 

二、長期後遺症(數月~數年後顯現)

 

1.心脈受損(暑熱擾心)

- 機理:暑熱之邪最易傷心,導致「心火亢盛」或「心氣不足」。 

- 表現: 

 - 心煩心悸、心律不整(中醫稱「心悸怔忡」)。 

 - 夏季易誘發胸悶、血壓波動(尤其高血壓患者)。 

 

2.肝鬱化火(情緒積熱)

- 機理:長期煩躁使肝氣不舒,鬱而化火。 

- 表現: 

- 頭痛目赤、口苦咽乾(肝火上炎)。 

- 女性經前乳脹、經血量多(肝不藏血)。 

 

3.腎陰耗竭(熱極傷腎) 

- 機理:高溫加速代謝,暗耗腎陰。 

- 表現: 

- 腰膝痠軟、耳鳴健忘(腎陰虛)。 

- 男性早洩、女性提早停經(天癸枯竭)。 

 

三、極端情況(未及時救治)

 

1. 暑厥(熱射病先兆)

- 突發高熱無汗、神志昏迷,可能遺留腦神經損傷或肝腎功能異常。 

 

2. 痧症(暑濕鬱閉)

- 民間稱「發痧」,若反覆發作未根治,會形成「痧底」體質,稍受熱即頭暈嘔吐。 

 

  若已出現明顯不適,夏季熱邪為(陽性病邪),其後遺症多具潛伏性,可能到秋冬才顯現(如久咳、皮膚病)。建議在三伏天期間進行(暑病冬治),透過針刺與艾灸肺俞、脾俞等穴根除病根。」

 

  Carrie點頭說:「長知識了!實在要好好調理身體。」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