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熱丨 佛山爆基孔肯雅熱,逾3,000人確診無特效藥,嚴重可導致腦膜炎,拆解5大感染症狀
基孔肯雅熱丨北上注意!佛山近日召開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截至本月19日,佛山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73宗,其中順德有至少1,790宗,直至今日個案不斷上升,據消息指出,佛山已經有逾3,000宗。本港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表示,該疾病可致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肝衰竭等,儘管以往香港案例相對少,但現在在附近地區有爆發,香港相對風險會提高,要特別留意。
佛山逾3000人確診基孔肯雅熱
佛山市於7月20日下午召開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指截至本月19日,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73例,其中順德區1,790例。累計指數還不斷上升中,至今日(24日),佛山已逾3,000人確診。所有病例均為輕症病例,無重症及死亡病例,已有超過720例痊癒。
澳門現首宗個案
除此之外,澳門於本月18日,亦出現首宗由蚊媒傳播的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患者是一名61歲男子,於本月8日至10日曾經到佛山順德探親,之後出現發燒、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等症狀,返回澳門政府醫院求醫後,證實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患者目前情況穩定,已安排住院,同住人士暫時並無不適。
拆解基孔肯雅熱大爆發風險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接受訪問時表示,基孔肯雅熱在香港並非常見疾病,但偶有輸入性病例(由外地傳入)。此疾病從2009年起在香港是法定呈報傳染病,近十年案例全是輸入個案,患者大部份從東南亞回來,每年約零至11宗個案。而其傳播媒介則為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或者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不會直接人傳人,但感染者若被蚊叮咬,蚊蟲可再傳播病毒給他人。 若本地蚊蟲叮咬感染者後,可能引發局部傳播風險,但大規模爆發的風險較低。
5大感染症狀
連慰慈指,患者感染症狀主要有5大方面,包括高燒、嚴重關節痛(可持續數週至數月)、皮疹、肌肉痛、頭痛等。 約30%-40%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關節疼痛或僵硬,影響生活質量。
3類高危者
不過,連慰慈指基孔肯雅熱致命率極低(<0.1%),但老年人、嬰兒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肝衰竭等。
無特效藥或疫苗
治療方面,連慰慈表示此症無特效藥或疫苗,以支持性治療為主,如退燒藥、止痛藥。 患者一般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增加出血風險。 預防方面,連慰慈指目前主要靠防蚊,尤其到現有爆發的地方旅遊或公幹,若出現疑似症狀且近期曾到訪疫區,應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