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中毒︱旺角兆萬放題店涉嫌同月兩宗食物中毒事件,8食客食刺身生蠔腹瀉嘔吐
進食生冷海產要小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本月22日調查兩宗涉及8人的食物中毒個案,他們都曾於旺角兆萬中心9樓「極上帝王水產放題」用膳,包括進食刺身和生蠔,及後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兩宗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7男1女,年齡介乎23歲至25歲。他們分別於7月10日及19日,在旺角西洋菜街1號兆萬中心9樓極上帝王水產放題用膳後,約4至36小時後出現腹痛和腹瀉和嘔吐等病徵。其中2名受影響人士已求醫,全部毋須入院。
曾進食刺身生蠔 涉事餐廳正接受調查
據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受影響人士曾於上述食肆進食相同食物,包括刺身和生蠔。
食安中心在21日收到相關呈報後,已即日與環境衞生部和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到涉事餐廳進行調查,檢視食物處理流程和衞生,及抽取食物和環境樣本作化驗。
同時,食安中心亦已即時指示有關處所暫停供應涉事食物及進行清洗消毒處所工作,並向餐廳員工提供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教育。餐廳目前仍繼續接受衞生防護中心及食安中心的調查。
海產毒素高易中招
進食海鮮有甚麼需要注意?根據食安中心資料,貝類毒素是一組由名為雙鞭毛藻的藻類產生的天然毒素,大部分源自由微藻引發的有害藻華,通常稱為「紅潮」。由於貝類海產是濾食性動物,牠們會把水抽進其體內、過濾並吃下藻類及其他食物粒子,因此紅潮發生時,貝類海產會濾食進大量毒藻,毒素便在其體內積聚,令吃下這些貝類海產的人中毒。
貝類毒素中毒5大症狀
1.麻痺性貝類中毒
- 症狀:刺痛、痲痺、口部四周出現灼熱感覺、發燒、出疹和步履踉蹌等,且往往會有腸胃病症狀
- 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癱瘓、呼吸停頓,甚至死亡
可能含有此毒素的海產:蜆、青口、蠔、扇貝、帶子
2.下痢性貝類中毒
- 症狀: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等
- 通常在進食受污染的貝類後30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三日內會完全康復。至今尚未發現有死亡個案。
可能含有此毒素的海產:青口、帶子、蠔、蜆、鱈魚
3.失憶性貝類中毒
- 症狀:嘔吐、腹部痙攣病徵是胃腸道失調及神經、腹瀉及頭痛,尤其會導致短暫喪失記憶力。
- 由海洋矽藻所造成,特徵是胃腸道失調及神經紊亂,有可能致命。
可能含有此毒素的海產:青口、蜆、蟶子、帶子、腹足類動物,例如螺、蟹、龍蝦、鱈魚
4.神經性貝類中毒
- 症狀:頭部和手部感覺異常、頭暈、動作機能不協調、肌肉痛及腸胃不適等
- 與痲痺性貝類中毒相似,症狀會在數天內迅速及徹底消散。
可能含有此毒素的海產:蠔、蜆、青口、司蚶、魚類
5.原多甲藻酸貝類中毒
- 症狀:嚴重腹瀉、嘔吐、腹痛、間歇性噁心和發冷等
- 與下痢性貝類中毒相似,通常在進食受污染的貝類後12至24小時內出現
可能含有此毒素的海產:青口、蠔
資料來源:食安中心
食安中心指出,有貝類海產較常出現5種毒素;而在眾多海產中,有12種的毒素含量較高,市民需格外留意。